列车离开松原,向西行驶。窗外的景色开始发生微妙而持续的变化。无垠的黑土农田逐渐让位于更为开阔的、带着浅丘起伏的草甸。积雪依旧覆盖着大地,但地表的肌理已从农耕文明的规整,过渡到一种更为原始和野性的苍茫。空气变得更加干燥,风也似乎更加凛冽和自由,带着草原特有的、混合着枯草与沙尘的气息。
白城,这座吉林省最西端的城市,被誉为 “科尔沁草原上的明珠” ,以一种 疏朗、开阔而略带荒凉 的姿态,迎接着楚凡的到来。
走出白城站,一种与松原江畔湿润感截然不同的气息包裹了他。天空显得异常高远,城市的建筑普遍不高,街道宽阔,仿佛是为了更好地承接这片天地间的浩荡长风。最引人注目的,是视野尽头,那在广袤原野上成片矗立的、巨大的 白色风力发电机 。它们巨大的叶片在寒风中缓慢而有力地旋转,像一群沉默的、正在收割风能的现代巨人,构成了白城最具标志性的景观。
楚凡在市区找了一家可以望见草原的旅馆住下。安顿好后,他立刻乘车前往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冬季的向海,是一片冰雪覆盖的湿地草原景象。昔日波光粼粼的湖沼大多冰封,芦苇荡只剩下金黄的残秆在风中摇曳。天地间是一种极致的空旷与宁静。
他虽然未能见到丹顶鹤群(它们已飞往更温暖的南方越冬),但在这片保护区的博物馆和观景台上,他了解了向海作为重要鸟类栖息地的生态价值。想象着春夏时节,百鸟翔集、生机勃勃的景象,他对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这里是抵御科尔沁沙地东移的生态屏障,是无数生命的隐秘乐园。
第二天,楚凡决定更深入地感受草原。他去了一个靠近内蒙古边界的 牧业乡镇 。冬季的草原,草色枯黄,被白雪斑驳地覆盖着。他看到成群的牛羊在雪地里艰难地觅食,牧人骑着摩托车或马匹,裹得严严实实,脸膛被风吹得黑红。
在一个牧民家庭开设的 “牧家乐” 里,他品尝了地道的 手把肉 和 奶茶 。大块煮熟的羊肉,蘸着简单的盐料,吃起来豪迈而鲜美;咸香的奶茶则瞬间驱散了身体的寒意。这种粗犷而真实的饮食方式,与他在城市和农耕区的体验完全不同,充满了游牧文化的气息。
主人是一位蒙族大叔,汉语不太流利,但笑容淳朴。他告诉楚凡,现在草场实行禁牧轮牧,不如以前自由了,但为了草原能长久,大家都理解。“风大了,草少了,但日子还得过,而且要想办法过得更好。”大叔指着远处旋转的风车,“你看,风也能变成电,这就是新路子。”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楚凡。从向海的生态保护,到牧民的轮牧禁牧,再到这遍地的“风车森林”,他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之间,所做的艰难而智慧的 探索与转型。
傍晚,他回到白城市区,在一家小店吃了 荞面饸饹 ,这种用荞麦面制成的食物,口感爽滑,是当地的特色主食。
站在旅馆窗前,望着远处草原上风车闪烁的灯光,如同落在地上的星辰。楚凡感到,白城展现的,是一种在严酷自然条件下,依然充满 韧性、适应性与未来感 的生命力。
他翻开笔记本,画下了草原上旋转的风车,画下了雪地中觅食的羊群,画下了那碗热气腾腾的手把肉。
他写道:
“白城,你以草原的辽阔与风能的律动,为我打开了关内之旅的又一扇新窗。
向海的静谧,蕴含着生态的脆弱与珍贵;牧民的坚韧,诉说着传统的变迁与坚守;而风车的森林,则吟唱着面向未来的希望之歌。
这里的气息,是风与草的味道,是羊肉的膻香与奶茶的咸醇,更是转型时代特有的、混合着困惑与希冀的复杂气息。
白城,你这科尔沁的门户,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于黑土地农耕文明,也不同于工业城市的,充满张力与适应性的生存图景。
明天,我将继续向西南,走向辽宁,那片承载着更多重工业记忆与沿海风情的土地。”
合上笔记本,窗外白城的夜晚,风声呼啸。楚凡知道,他的旅程即将进入东北的最后一个省份——辽宁,那里将有更多沉甸甸的历史与崭新的故事等待着他。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徒步记录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