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原的最后一天,楚凡在黎明前再次醒来。一种强烈的意愿驱使着他,想要在离开前,再次独自感受这片江河之地的静谧。他徒步来到松花江与嫩江交汇处附近的一处 僻静江岔 。
冬季的清晨,江面上弥漫着浓重的水汽,形成乳白色的平流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冰封的江面、枯萎的芦苇荡和远处模糊的树林。世界被消音了,只剩下他自己踩在雪地上的轻微声响和心脏平稳的搏动。太阳尚未升起,天地间是一片纯净而神秘的蓝灰色调。
他站在江边,看着雾气在眼前缓慢流淌、变幻。查干湖冬捕的喧嚣、古扶余的沉寂、油田的律动、寺庙的梵音……所有这些印象,仿佛都被这江雾洗涤、沉淀,最终化作了内心一份 澄澈的宁静 。这片土地给予他的,不仅是感官的冲击,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时空观念的重塑。
当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透浓雾,给这银装素裹的世界染上一抹极其柔和的金粉色时,楚凡感到一种圆满。他在这晨雾与曦光中,完成了与松原、也与整个东北黑土地的 无声告别 。
早餐,他去了昨天那家农家饭庄,喝了最后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就着咸菜,吃了一个馒头。这最简单的食物,却带着家一般的温暖与踏实。
饭后,他开始整理行囊。他小心地将那本写满的东北三省笔记本收好,放入背包最内侧。然后,他拿出了那瓶从大庆带回的、封装在树脂中的 石油样本 。他凝视着那浓稠的黑色液体,里面仿佛凝固着工业时代的记忆与力量。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没有带走这瓶石油,而是将它轻轻放在了旅馆房间的窗台上,让松原的阳光能够照到它。他觉得,这份来自黑龙江的工业记忆,应该留在这片同样蕴藏着石油、并且连接着大江源头的吉林土地上,完成一次象征性的 能量传递与记忆安放 。
他的行囊轻了一些,但内心却更加充实。他知道,真正珍贵的行李,是装在心里、刻在脑中的。
中午,他背起行囊,走向松原火车站。他的下一站,是 白城 ,那片向科尔沁草原和内蒙古延伸的土地。
在月台上,他回望这座江河之城。雾气已然散尽,天空湛蓝,阳光明亮地照在雪原和城市建筑上,一切都显得清晰而充满生机。
他翻开新的笔记本,在松原篇章的最后一页,他没有画下具体的景物,只画了一片弥漫的江雾,和一道穿透雾气的阳光。
他写道:
“松原,我的告别在晨雾中进行,在阳光中完成。
你以江河的浩渺、渔猎的古老、历史的纵深与工业的脉搏,为我展现了东北腹地最后的壮阔与深沉。
我将石油样本留在了你的窗前,让工业的记忆在此沉淀,与你的江河、你的湖泊、你的古老文明对话。
我带走的,是查干湖冰层下生命的跃动,是松花江源头的清澈初心,是这片土地上所有顽强生命力的共鸣。
再见,松原。你是我黑土地情结的悠长余韵,也是我走向草原风情的温柔过渡。
汽笛声响,列车西行。白城的草原与风车,已在视野的尽头隐约浮现。”
合上笔记本,楚凡踏上了西行的列车。车轮启动,松原在广阔的平原上逐渐缩小。他的关内之旅,因为松原这一站的厚重铺垫,而充满了承前启后的力量与期待。前方,是牧歌与蒙族文化的召唤。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徒步记录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