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子解目疾
梅雨时节的清溪镇,像是被泡在一汪温润的碧色里。青石板路缝隙里渗着潮气,河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水雾,连镇口那棵老樟树的叶子都挂着水珠,风一吹便簌簌落下,溅在赶早的村民肩头。可这份江南特有的温润,近来却成了镇上人的愁绪——眼疾像一场无声的瘟疫,正悄悄蔓延。
百草堂的木门刚卸下第一块门板,门外就排起了长队。打头的是卖豆腐的陈阿婆,她用帕子捂着右眼,眼角泛着红肿,声音带着哭腔:“王掌柜,您快给瞧瞧,昨儿个还只是畏光,今晨起来竟连豆腐块都看不清了!”紧随其后的是学堂的孩童,一个个揉着眼睛,睫毛上挂着泪珠,惹得家长们在一旁急得直跺脚。
王宁站在柜台后,一身浆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常年抓药磨粉磨出薄茧的手。他接过陈阿婆的手腕,指腹搭在脉搏上,眉头微蹙:“阿婆莫急,先让张药师诊脉。”话音刚落,里间的竹帘便被掀开,张阳药师缓步走出。他年近五旬,鬓角染着霜白,鼻梁上架着一副铜框老花镜,衣襟上别着一个绣着“药”字的香囊,走路时脊背挺得笔直,自带一股沉稳气度。
“伸出舌头看看。”张阳药师声音温和,待陈阿婆照做后,又仔细查看她的眼底,“舌苔薄黄,眼白赤红,是风热侵目所致。近来雨水多,湿气裹着风热,最易伤眼。”他转头对王宁说,“需以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药材为主,谷精草是首选。”
“碧云子?”王宁眼睛一亮,这药材在镇上水田、溪边随处可见,只是往年用得少,如今倒是派上了大用场。他转头朝后院喊道:“雪儿,过来!”
片刻后,一个身着浅绿布裙的姑娘快步走出,正是王宁的妹妹王雪。她梳着双丫髻,发间别着两朵晒干的野菊花,双手沾着些许泥土——方才还在后院翻晒药材。“哥,咋了?”王雪声音清脆,眼神灵动,一看便知是个熟悉药材的利索姑娘。
“你去东头的水田摘些谷精草回来,要新鲜的,叶得是线形、半透明带横格的,花葶要扭转有棱的,别采错了。”王宁叮嘱道,“记得带上竹篮和小铲,小心脚下滑。”
王雪应了声,转身去后院拿工具。她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粗布包,里面装着小铲、竹篮,还有一块用来擦手的蓝布帕子,快步出了百草堂。东头的水田离镇不远,刚下过雨,田埂上满是泥泞,王雪小心翼翼地走着,眼尖地发现田边的水沟里长着一片茂盛的谷精草。
“太好了,这么多!”王雪蹲下身子,手指轻轻拂过谷精草的叶片,半透明的叶子上还沾着水珠,阳光一照,像是撒了层碎钻。她拿出小铲,贴着草根轻轻挖起,动作轻柔,生怕损伤了根系——新鲜的谷精草,全株入药效果才最好。
就在她挖得正起劲时,一个粗哑的声音突然传来:“住手!谁让你在这儿挖草的?”
王雪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站在田埂上,穿着短打,腰间系着一根粗麻绳,正是济生堂的刘二。他双手叉腰,脸上带着蛮横的神色,身后还跟着两个跟班。
“这是镇上的公用水田,我采些谷精草入药,碍着你了?”王雪站起身,毫不畏惧地与他对视。她自小跟着哥哥辨识药材,在田间地头跑惯了,可不怕这种仗势欺人的家伙。
“公用水田?”刘二嗤笑一声,上前一步,一脚踩在王雪刚挖好的谷精草上,“孙掌柜说了,这周边水域的草药,都被济生堂包了!百草堂想用药,得跟孙掌柜买,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王雪又气又急,伸手去推刘二:“你怎么不讲理?这草药是天生的,凭什么被你们包了?”刘二顺势一推,王雪踉跄着差点摔倒,手中的竹篮也掉在了地上,刚采的谷精草撒了一地。
“跟她废什么话,把她的工具抢了,看她还怎么采!”刘二使了个眼色,身后的跟班就要上前。就在这时,一道青色身影突然从树后闪出,动作迅捷如蝶,一把扣住了跟班的手腕。
“光天化日之下,欺负一个姑娘家,算什么本事?”林婉儿站在王雪身边,她穿着一身青色劲装,长发束成马尾,腰间佩着一把短剑,眼神冷冽如冰。她是半年前来到清溪镇的,平日里很少露面,却总在百草堂遇到麻烦时出现,没人知道她的来历,只知道她略懂医术,身手不凡。
刘二见是林婉儿,脸色变了变——上次他在百草堂门口闹事,就是被林婉儿教训了一顿。“你……你别多管闲事!”刘二色厉内荏地喊道。
“闲事?”林婉儿松开跟班的手腕,捡起地上的竹篮,递给王雪,“百草堂采药救人,是积德行善,你拦着救人的路,就是作恶。再不走,我不介意让你再尝一次手腕脱臼的滋味。”
刘二看着林婉儿冰冷的眼神,心里发怵,狠狠瞪了王雪一眼,撂下一句“走着瞧”,便带着跟班灰溜溜地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短篇中草药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短篇中草药故事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