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姨那半箱冻豆腐,像一块投入死水里的石头,虽然没能立刻让我的生意泛起多大涟漪,却实实在在地稳住了我几乎要沉底的心。它让我知道,在这条街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挣扎。
但现实的冰冷,并不会因人情的温暖而彻底融化。开业第四天,依旧是门可罗雀。阳光晴好,学生们熙熙攘攘,可他们像是约定好了似的,集体忽略了我这个转角新开的小店。那种感觉,比下雨天更让人难受——明明机会就在眼前晃动,你却怎么也抓不住。
长时间的枯坐,是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店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冰柜低沉的嗡鸣和汤桶里偶尔冒起一个气泡又破灭的“啵”声。我坐在柜台后,看着窗外流动的人群,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封印在琥珀里的虫子,眼睁睁看着时光流逝,看着资金一点点耗尽,却无能为力。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越勒越紧,几乎让我喘不过气。我甚至开始怀疑,当初离开那堆“不愁穿”的衣服,选择这条看似热闹的餐饮路,是不是一个更大的错误。
凌晨三点的灯光与揉面声
这种令人窒息的寂静,在第二天凌晨,被隔壁一阵有规律的、沉闷的声响打破了。
那时天还漆黑如墨,我因为心绪不宁,睡得极浅。一阵富有节奏的“咚……咚……咚……”的声音,透过薄薄的墙壁,清晰地传了过来。那不是噪音,那声音沉稳、扎实,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一下,又一下,仿佛敲击在我的心脏上。
我披衣起床,悄悄拉开卷帘门一条缝。隔壁“老陈包子铺”里灯火通明,昏黄的灯光从门缝里溢出来,在清冷的街道上切出一块温暖的梯形。一个模糊而壮实的身影,正在案板前忙碌着。那“咚咚”声,正是巨大的面团砸在实木案板上发出的。
是老陈。他竟然这么早就开始工作了。
我鬼使神差地没有回去睡觉,而是就着门缝,静静地看着。我看不清他的具体动作,只能看到一个轮廓,但那种专注、那种重复了千万次而形成的肌肉记忆,那种与一团毫无生命的面粉较劲的执拗,却穿透了黑暗和距离,清晰地传递过来。
空气中,开始隐隐约约飘来面肥发酵后特有的、带着微酸的醇厚麦香。这香气不像我的骨汤那般浓烈张扬,它更内敛,更原始,像土地的味道,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我就这样站着,看了不知多久,直到天色微微泛白,直到老陈店里的蒸汽开始汹涌地冒出,直到第一笼包子的肉香霸道地撕破黎明前的寂静,与面香混合成一种无可抗拒的召唤。那“咚咚”的揉面声,像一种无声的训诫,告诉我:看,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没有捷径,只有一下一下,把力气揉进去,把时间熬出来。
“踏实”的滋味
上午八九点钟,早高峰过去,店里再次陷入令人难堪的安静。那股浓郁的包子香味,丝丝缕缕,无孔不入地钻进我的小店,勾得我肚子里的馋虫咕咕直叫,也像是在提醒我隔壁那份扎实的热闹。
我摸了摸口袋里所剩无几的零钱,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过去买两个包子,既是解决早餐,也是想……靠近一下那份让我莫名感到安心的“踏实”。
老陈的包子铺比我的店还要小,门口巨大的蒸笼垒得老高,白色的蒸汽如同热情的活物,不断喷涌而出,将老陈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笼罩得时隐时现。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甚至能看到面料磨损纹路的蓝色工装,外面系着沾满面粉和油渍的深色围裙,额头上亮晶晶的,全是汗珠。
“陈哥,早。来两个肉包。”我开口说道,声音在包子铺蒸腾的热气里显得有些微弱。
老陈抬头看见是我,被蒸汽熏得发红的脸上露出一个朴实的笑容,眼角的皱纹堆叠起来:“呦,张老板,开张第四天了吧?挺早啊!”他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劳动者特有的中气。他熟练地用食品夹掀开另一笼,更加汹涌的热浪扑面而来,带着肉馅和面皮融合后的极致香气。他手脚麻利地夹起两个皮薄馅大、几乎能透过半透明的面皮看到里面汤汁浸润痕迹的大包子,装进食品袋,递给我:“三块一个,俩六块。”
我递过钱。老陈接过,看也没看就扔进旁边一个糊满面粉的铁皮钱盒里,发出“哐当”一声脆响。他一边继续捡着包子,一边随口问道,目光并没有看我,而是专注地盯着手里的活计:“咋样,这两天?我看你那儿,清静得很呐。”
他问得直接,不带任何拐弯抹角。这种直白,反而让我无法再用虚伪的客套来应对。
我接过烫手的包子,叹了口气,咬了一口。滚烫的、丰腴的肉汁瞬间在口中爆开,混合着松软又有嚼劲的面皮,一种极致的、原始的、充满碳水与油脂的满足感,粗暴而有效地抚慰着我空乏的胃和焦虑的心。“唉,别提了,陈哥。”我咽下嘴里的食物,声音带着真实的沮丧,“惨淡,非常惨淡。感觉这学生们,都看不见我这家店似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食卦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食卦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