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的空气带着一丝期盼与压力。李鸣风带着刘明远精心准备的申报材料,直奔省发改委,目标明确——为孵化园争取“救命钱”。接待他们的是高技术产业处的王处长,那位有着帝京大学校友渊源的师兄。
王处长起初对李鸣风在正式政策文件尚未出台时就跑来“要钱”颇感意外。但当李鸣风条理清晰地阐述孵化园的战略定位、详实的规划进展、极具潜力的首批项目,以及开发区在“基金+政策+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上的创新探索时,王处长的态度逐渐认真起来。
“……鸣风同志,你们的思路确实超前,魄力可嘉。”王处长翻看着材料,尤其关注孵化园作为苏北欠发达地区探索产业升级的示范意义部分,眼中流露出欣赏,“这份《探索建立地方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园)的指导意见》精神,你们把握得很准!”
“王处,榆林开发区底子薄,但志气不短。”李鸣风诚恳道,“我们深知培育未来产业的艰难,但也看到了它对区域发展的巨大机遇。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孵化园一期基础设施是吸引项目的关键硬件,资金链紧绷,随时可能断掉,错过窗口期,就错过了产业升级的机会!”
他语气恳切:“不敢奢望省里按未来正式文件标准给钱,只恳请省发改委,看在榆林先行探索的担当和实际困难上,参照《指导意见》中‘对具备先导性和示范性的试点区域给予前期启动支持’的精神,从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中,先行拨付一部分‘前期探索补助资金’,帮我们渡过爬坡期!保证专款专用,接受最严格监管!”
李鸣风的话,分寸感极佳。王处长沉思良久,最终郑重道:“你们的困难和决心,我了解了。材料很有说服力,尤其是‘三位一体’模式和风控机制。材料我留下,立刻向领导和委办公会汇报。你们回去等消息,尽快答复。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值得肯定!”
虽然没有立刻拿到钱,但争取到“上会讨论”的机会,已是目前最好结果。李鸣风心中稍定。
就在李鸣风返回榆林的路上,开发区管委会内,一场无声较量结束。经过近两周严苛审查,联合审计组的报告初稿出炉。审计组长吴德海拿着报告,眉头紧锁。
报告列举了一些如“个别报销凭证附件不全”、“部分会议纪要签字流程稍滞后”等任何单位都难避免的“管理建议”。至于预想中的“重大问题”、“风险黑洞”、“利益输送”……毫无踪影!
相反,报告在“总体评价”部分,用相当篇幅肯定了开发区近三年的进步:
“决策机制逐步健全,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程序规范……”
“财政收支管理规范,账目清晰,资金拨付基本按合同和进度执行……”
“‘阳光政务’机制成效显着,关键环节透明度高,社会监督渠道畅通……”
*“未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线索……”
这份报告,成了对李鸣风主导的“阳光机制”的有力背书!
吴德海感到脸上火辣辣。他将报告初稿呈报郑卫国。县长办公室内,郑卫国看着报告,脸色阴沉。他翻看着那几条无关痛痒的“建议”和大段的正面评价,一股邪火直冲脑门,“啪”地将报告摔在桌上。
“这就完了?!孵化园那么大投入,一点问题查不出?!再查!深挖!”
吴德海苦着脸:“郑县长,能查的都查了……孵化园资金主要靠自身盘活和上级专项,没大规模动县财政。基金管理和项目筛选记录非常完整……实在……”他后面的话没敢说——查无可查!
郑卫国胸口起伏,知道再压也无用,烦躁挥手:“行了!报告按程序走!” 这等于默认了审计结论。
很快,盖着审计局大红印章的正式报告,抄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李鸣风本人。审计风波,以“阳光机制”的完胜告终。李鸣风的个人威信和在县委的份量,无形中又重了几分。
李鸣风刚回开发区,审计报告的喜悦还未消化,刘明远便狂喜地冲进来:
“李书记!省发改委!王处长电话!省发改委主任办公会通过了!特批给我们孵化园 两千万元的‘省级未来产业先导探索专项补助资金’!一周内到账!”
“什么?!”李鸣风被巨大的惊喜击中。他原以为几百万就很好,竟是两千万!久旱逢甘霖!
“确认了?”
“千真万确!王处长说省里领导赞赏我们主动作为!这笔钱顶着压力特批,让我们务必做出成效,成为苏北产业升级标杆!”刘明远激动不已。
压在开发区心头最大的石头落地!孵化园资金瓶颈迎刃而散!审计阴霾被曙光彻底驱散!
李鸣风深吸气,压下激动,眼中锐芒闪动:“好!立刻准备接收资金!加速推进首批企业签约仪式筹备!用最快速度、最实成果,回报省里信任!让某些人彻底闭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