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传来苹果叶的沙沙声,像老支书在回应。周明远坐在坟边,从布包里拿出个新相框——是他特意去县城买的,木质的,上面刻着小小的苹果图案。他把老照片放进相框,摆在坟前的石头上:“这个相框,给您装照片,以后我常来,给您讲村里的事,讲苹果的收成,讲孩子们的成绩。”
晚上,村委会开会,周明远把退休申请拿给大家看。村民们一听他要留在村里,都高兴得鼓起掌。王大爷第一个站起来:“周县长,您要是留下,咱村就有两个‘主心骨’了!小林懂电商,您懂政策,咱村的日子肯定能越来越好!”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是啊,周县长,您留下,俺们放心!”
周明远看着大家的笑脸,心里暖暖的。他拿起桌上的老照片,对着村民们说:“我留下,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跟大家一起,把老支书当年的心愿实现,让苏家村的苹果,香遍全国;让苏家村的孩子,能走出大山,也能愿意回来建设家乡。”林舟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周县长,以后咱们一起干,把苏家村建成真正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第三幕
苏家村的苹果电商基地建在村口,白色的厂房在阳光下很显眼,门口挂着“苏家村农产品电商中心”的红色牌子。走进厂房,左边是冷库,里面整齐地码着装满苹果的箱子,温度调在5℃,刚好能保鲜;中间是包装车间,几个村民正坐在流水线上,给苹果套上泡沫网,贴上“晓看苹果红”的标签;右边是直播室,里面摆着主播台、补光灯,墙上的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果园的采摘视频。
林舟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正在跟包装车间的村民交代:“大家包装的时候,注意看一下苹果有没有磕碰,有问题的单独放,别装进去,咱们要给买家最好的品质。”村民们点头应着,手里的动作没停——这些村民以前都是靠天吃饭的果农,现在成了电商基地的工人,每月能拿固定工资,脸上都带着干劲。
省厅的调研组来考察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洒在电商基地的院子里。林舟拿着平板电脑,给调研组的人展示PPT:“这是苏家村以前的样子,”屏幕上出现的是烂在地里的苹果、漏雨的村小教室,“这是现在,”画面切换成电商基地的冷库、新修的村小地基、挂满红苹果的果园,“我们的经验是,乡村振兴不是‘造城’,是‘留人’——留住果农,教他们种好苹果、卖好苹果;留住老师,让孩子们有学上;留住愿意为乡村做事的人,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好。”
调研组的张组长点头称赞:“小林,你们做得很接地气。现在很多地方搞乡村振兴,只注重盖房子、建厂房,忘了‘人’才是根本。你们把果农变成产业工人,把村小建好留住老师,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他指着屏幕上的电商数据,“上个月卖了5万斤苹果,带动周边三个村子一起发展,这个模式值得在全省推广,我们决定把苏家村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试点’。”
林舟听了,心里很激动。他想起刚到苏家村时,苏晓送他的苹果形状钥匙扣,现在还挂在他的钥匙上,里面装着当年举报张建军的U盘——那既是证据,也是他留在村里的初心。他跟调研组的人说:“谢谢各位领导的认可,我们接下来还想建苹果深加工车间,做苹果酱、苹果干,让苹果的附加值更高;再办个乡村幼儿园,让村里的娃不用去镇上上学,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
下午,林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其实就是村委会旁边的一间小屋子,墙上挂着苏家村的地图,上面用红笔标着电商基地、村小、果园的位置。他翻开旧笔记本,最后一页空白处,写满了接下来的规划:“1. 6月启动苹果深加工车间建设;2. 9月完成乡村幼儿园选址;3. 12月开通苏家村到镇上的公交;4. 明年春天组织果农去外地学习先进种植技术……”
他摸出那个苹果钥匙扣,轻轻打开,里面的U盘还在。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笔记本上,字迹被照得很清晰。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苹果花的甜香,林舟看着笔记本上的规划,又看了看窗外正在建设的村小,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守住初心,跟着村民们一起干,苏家村的日子,一定会像树上的苹果一样,越来越红,越来越甜。
(第九章完)
喜欢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