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租住的狭小单间,何月山反锁上门,拉上窗帘,这才真正放松下来。一天之内,从失业到拿到补偿金,再到与陈国栋秘密会面,信息量巨大。
他首先清点了自己的“启动资金”:公司给的补偿金加上陈国栋个人给的信封,总共加起来有八万多块钱。在2003年,这笔钱不算少,但对于创业而言,尤其是科技创业,简直是杯水车薪。
但他并不慌张。资金固然重要,但他最大的资本是脑子里的知识、前瞻的视野和那个逆天的系统。
他拿出那个加密的移动硬盘,连接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面是他从迅科带出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完整的技术资料库、未完成的工程样机设计、以及他基于系统推演出的众多未来技术方向笔记。
【超维逻辑分析】启动,开始基于当前条件,规划最优的创业路径。
选项一:立刻寻找风投。优点:能快速获得大量资金。缺点:2003年国内风险投资环境尚不成熟,真正懂技术的VC凤毛麟角,极易失去公司控制权,且需要拿出成熟的商业计划书和产品原型,时间周期长。
选项二:先接外包项目维持生存,慢慢发展。优点:启动快,风险低。缺点:耗时耗力,容易陷入低端重复劳动,偏离核心技术路线。
选项三: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技术入股。优点:能借助对方资源和渠道。缺点:同样存在控制权和利益分配问题,找到合适的伙伴难度大。
分析结果很快出来:选项一和三现阶段成功率低于20%,选项二成功率虽高,但偏离长期目标价值低。
【逻辑分析提示:基于宿主与“唐茹”及“恒远电子”现有关系,存在第四条路径:以解决特定技术难题为切入点,与潜在客户建立深度信任,获取初始订单和口碑,逐步滚动发展。】
恒远电子?何月山想起唐茹之前提到的,他们在小型化高精度传感器上遇到的难题。
他立刻拿出手机,给唐茹发了一条短信:“唐茹,我离开迅科了。最近有空吗?之前听你提过传感器项目遇到瓶颈,我最近有些新想法,或许可以交流一下。”
短信发出去没多久,唐茹的电话就直接打了过来。
“月山?你真的离开迅科了?怎么回事?”唐茹的声音带着惊讶和关切。
“嗯,公司有些调整,我主动出来了。”何月山轻描淡写,“想自己做点事情。”
“太好了!”唐茹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兴奋,“我们老板一直想找个厉害的技术顾问!我们那个传感器项目快愁死了!你什么时候方便?来我们公司看看?或者我带你见见我们老板?”
效率之高,让何月山都有些意外。看来恒远确实被那个难题折磨得不轻。
“我随时方便。”何月山说道。
“那明天!明天上午我来接你!”唐茹雷厉风行地定了下来。
挂掉电话,何月山精神一振。开局比预想的要顺利。
他立刻开始准备工作。他让唐茹将传感器项目的基本要求、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目前的设计方案尽可能详细地发过来。
邮件很快收到。何月山快速浏览着技术文档。【过目不忘】和【逻辑分析】全开,恒远遇到的难题迅速在他脑中清晰起来:核心在于一种特殊材料的微弱信号检测和抗干扰处理,现有的放大滤波电路和算法都无法有效提取出有效信号,信噪比极差。
这个问题对于当前的技术水平来说,确实很有挑战性。但对于拥有超前知识和系统能力的何月山来说,并非无解。
他彻夜未眠,针对性地设计了三套不同的解决方案:一套基于模拟电路的精妙改进,成本低但调试难度大;一套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优化,需要较强的算力支持;最后一套则是他构思的一种软硬件结合的创新架构,效果最好,但设计也最复杂。
第二天上午,唐茹准时开车来接他。看到何月山带着明显的黑眼圈却精神奕奕,她不禁莞尔:“你也太拼了。”
恒远电子规模不大,位于一个略显陈旧的工业园区,但内部整洁有序,员工看起来都很专注。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技术出身人士,姓林。
林老板对何月山非常客气,丝毫没有因为他的年轻和刚刚离职而轻视。寒暄过后,直接切入技术主题。
何月山没有过多废话,打开笔记本电脑,将自己的三套方案娓娓道来。他讲得深入浅出,直指问题核心,对各种方案的优劣、成本、实现难度分析得透彻无比。
林老板和旁边的几个技术骨干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困扰了数月、请教了无数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在何月山这里仿佛变成了几道可以选择的练习题!尤其是第三套创新架构,思路之巧妙,让他们大开眼界,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方向!
“妙!太妙了!”林老板忍不住拍案叫绝,“何工!你真是天才!这思路…我们怎么就没想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