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九九一年三月,春风尚未完全驱散原南地区的寒意,一份来自行署的任命调令,摆在了原南机械厂常务副厂长任明远的案头。调任地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捏着那张薄薄的纸,任明远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 从政?他从未想过。这些年,作为机械厂的副手,他没少跟地区经委打交道。那地方,人称“小行署”,权柄赫赫,统辖着全地区工业生产的命脉——从工厂的生杀予夺、人事更迭,到紧俏物资的分配调拨、能源的掐喉掌控,再到技术改造的审批、跨区域的协作联营,无一不囊括其手。权力如此集中,难免滋养出一些“官老爷”。任明远至今记得,自己刚上任副厂长时,为了厂里一点生产物资的调配,陪着笑脸伺候过的一位经委副主任,那份颐指气使的做派,让他胃里直犯恶心。更令人心寒的是,坊间传闻,某些人借着手中掌控的计划物资调配权,上下其手,倒买倒卖,中饱私囊,老百姓深恶痛绝。一想到自己要去的是这样一个地方,任明远的心头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与他的抵触截然相反,妻子大凤却是喜上眉梢。原南机械厂这家老牌国企,这几年日子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效益滑坡,人心浮动。夫妻俩都拴在这么一艘眼看要沉的船上,大凤总觉得不踏实。况且,女儿任媛已经两周岁半,下半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在她看来,丈夫去经委当副主任,总比在机械厂当个焦头烂额的副厂长要轻松些,地位也高些,家里的光景或许能好点。
这周周末,夫妻俩带着小任媛回公公婆婆家吃饭。任明远的父亲任解胜,地区供销社主任,下个月就要正式退居二线了。
“爷爷!爷爷!”人还没进门,任媛清脆稚嫩的呼喊声就穿透了门廊。书房里的任解胜闻声,立刻放下手中的报纸,脸上瞬间绽开笑容,快步迎了出来。
“哎哟,我的乖宝来啦!”任解胜一把将扑过来的小孙女抱起来,高高举起,又紧紧搂在怀里,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对他而言,此刻抱着这软软糯糯的小人儿,就是天底下最纯粹的快乐,什么权势地位,都抵不过这片刻的天伦。
“告诉爷爷,最近又学了什么新本领啊?”任解胜用胡子茬轻轻蹭了蹭孙女粉嫩的小脸。
任媛咯咯笑着,躲闪着爷爷的“攻击”,然后挺起小胸脯,奶声奶气、一字一顿地背诵起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童音清脆,字正腔圆,那份认真劲儿,把任解胜的心都“酥”化了,连连夸赞:“好!好!我的乖宝真聪明!”
饭桌上,小任媛理所当然地坐在爷爷腿上,享受着专属的宠爱。趁着这温馨的气氛,任明远踌躇了一下,还是开了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爸,我…我能不能不去经委?”
任解胜夹菜的手一顿,脸上的慈爱瞬间收敛,换上了惯常的严肃。他放下筷子,目光如炬地看着儿子:“明远!你是党的干部!组织的安排,是让你去挑担子,不是让你挑三拣四!哪有什么‘能不能’的道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跟你讲两条!第一,坚决服从组织决定!第二,记住,当官不是当老爷!坐那个位置,就得时刻想着怎么为企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这才是根本!”
“爸,道理我都懂,”任明远试图解释,眉头紧锁,“可问题是,地区经委现在有五个副主任,分工明确。给我的分工是什么?‘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您看看咱们地区这些国企,除了少数几个,哪个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吃饭都成问题,厂房设备都老掉牙了,哪还有钱搞技术改造?这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
“困难什么时候没有?”任解胜语气加重,带着老一辈革命者的执拗,“组织分工,是考虑全局的,不是让你讨价还价的!事在人为!只要你有心,真心实意扑下去,深入到企业里,摸清他们的难处和需求,总能找到为企业服务的机会和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别还没上任,就自己先泄了气!”
看着父亲不容置疑的神情,任明远知道再争辩也是徒劳,只能把剩下的话咽回肚子里,默默点了点头。
几天后,任明远走进了原南地区行政公署那栋灰扑扑的五层办公大楼。经委作为“小行署”,果然气派非凡,独占了大楼的三层。他所在的楼层,走廊里永远是人流穿梭,步履匆匆。生产计划科、物资调配科、能源科、运输调度科……这些掌握着工厂命脉的科室门前,总是人头攒动,烟雾缭绕,各种方言的交谈声、电话铃声、催促声交织在一起,喧嚣而充满一种无形的压力。其他四位副主任的办公室更是门庭若市,访客排着队,门缝里不时飘出或爽朗或低沉的笑语,偶尔还能瞥见厂长经理们进去时一脸凝重,出来时如释重负甚至带着喜色的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潮涌苍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潮涌苍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