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走廊尽头的“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科”以及任明远副主任的办公室,则显得异常冷清。门可罗雀,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老槐树的声音。这种强烈的反差,像一道无形的墙,把他和其他人隔开,也把他和那些喧嚣的权力中心隔开。
任明远的办公桌上,很快就被一摞摞厚厚的报告堆满了。他随手翻开:
地区饮料食品厂:《关于引进无菌灌装生产线及易拉罐生产线的紧急报告》——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市场被洋品牌挤压的焦虑和对新设备的渴望。
向阳县磷肥厂:《关于化肥生产线技术改造及节能降耗的申请》——设备老化、效率低下、污染严重、产品滞销,字字句句都是生存的挣扎。
地区客车厂:《关于申请引进自动变速箱技术及底盘系统升级改造的报告》——产品落后,在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亟需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力……
每一份报告,都像一张张焦急而憔悴的脸,都在无声地呐喊:“要钱!要技术!要活路!”
任明远靠在椅背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原南地区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地、县两级财政捉襟见肘,常常连干部教师的工资发放都勉为其难,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哪里还能挤出钱来支持这些嗷嗷待哺的企业搞技术升级?国家的外汇储备更是金贵,省里、中央层层分配,像原南这样的偏远贫困地区,又能分到多少配额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生产线?
窗外,又一位满面红光的厂长,从隔壁分管物资调配的副主任办公室里走出来,手里似乎还捏着盖了章的条子,脚步轻快,嘴里哼着小调。任明远默默看着,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失落感像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淹没了他。不仅仅是失落,还有一种身处边缘的疏离感。
其他科室的干部们,谈论着今晚某某厂的宴请、明晚某某局的安排,电话里也多是各种饭局的邀约。而他和他分管的两个科室,仿佛被遗忘在这栋喧嚣大楼的角落,真正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夕阳的余晖透过老旧的玻璃窗,斜斜地照在办公桌上那堆沉默的“要钱报告”上,映出他疲惫的身影。桌上的搪瓷茶杯里,茶水早已凉透。任明远望着窗外渐渐黯淡的天色,又低头看看桌上那一座座用报告垒成的“大山”,一个沉重的问题,如同窗外渐浓的暮色,沉沉地压在他的心头:
这路,到底该怎么走下去?
---
喜欢潮涌苍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潮涌苍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