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文明联邦理事会的成立,并未立刻带来万众一心的和谐景象。权力的重新洗牌、利益的再度分配、以及对林宸那惊人提议的激烈争论,在各大幸存城市和地下掩体的重建过程中持续发酵。
主张优先恢复地球、反对冒险进行深空探索的“留守派”与坚信唯有走出去才能争取未来的“远征派”争论不休。舆论场上,恐惧与希望交织,保守与激进碰撞。
但林宸,以及坚定支持他的星穹宗、部分大国领导人和有远见的科学家团体,并未等待争论出结果。
“寰宇计划”在一种近乎独断专行的模式下,被强行推动了起来。
以月球广寒宫为核心基地,以星穹宗强大的修真力量与华夏及合作国家提供的尖端工业能力为基础,整合从月球遗迹、破损信标以及全球收集来的先进科技,再结合阵法、符箓、炼器术等玄妙手段,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宏大、最复杂的工程——星际飞船“盘古号”的建造,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船坞中全速展开。
这是一幅极其壮观的景象。
巨大的轨道船坞如同一个钢铁编织的巢穴,悬浮于蔚蓝星球之上。数以万计的工程机器人、穿着先进太空服的人类工程师、以及能够肉身横渡虚空的星穹宗弟子在其中穿梭忙碌。巨大的舰体龙骨由从月球背面开采的特殊合金与导能晶体构成,其上镌刻着无数繁复而玄奥的阵法纹路,既作为结构支撑,也是能量传导和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来自全球的物资通过一次次火箭发射或大型运输舰被运抵船坞。不仅仅是特种金属、聚合物,还有经过炼化的灵石能量块、刻画好的阵盘、封印着特殊术法的符箓、乃至从那些被摧毁的裂缝守护者核心中提取净化的、可用于研究或能源的奇异晶体。
技术难题层出不穷。如何将修真阵法与科技能源系统完美耦合?如何设计能同时抵御宇宙辐射、能量冲击以及时空扭曲的复合护盾?如何建造能够进行跨星系航行的超光速引擎(结合了虫洞理论、空间折叠猜想以及大型传送阵原理)?
无数顶尖的科学家和修行者日夜不休地攻关。争论、失败、再尝试……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智慧。甚至有不少老一辈的科学家和修行者,在极度劳累和兴奋中溘然长辞,将未竟的事业留给后人。
林宸亲自坐镇船坞核心,他的神识如同最高效的超级计算机,协调着无数细节,并以自身伟力完成那些机器和普通修士无法完成的精密操作,比如将核心能量回路与舰体龙骨进行分子级别的融合镌刻。
时间在疯狂的忙碌中飞速流逝。
一年后,“盘古号”的主体结构完工。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流线型飞船,反而更像一座巍峨的、融合了塔楼与战舰特征的钢铁山峰,线条刚硬而神秘,表面流淌着金属与能量交融的冷冽光泽,舰首呈撞角状,其上镶嵌着一颗经过炼化的、巨大无比的“星核”,作为整艘飞船的能量之心和主炮能量源。
两年后,内部生态循环系统、维生系统、武器系统(结合了动能武器、能量武器和阵法攻击)、探测系统、以及最关键的“寰宇引擎”相继安装调试成功。
第三年,内部舾装完成,船员选拔与培训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不再是某一国或某一组织的私有物。尽管由林宸主导,但“盘古号”凝聚了全球幸存文明的精华。船员名单经过反复磋商和激烈竞争,最终确定:
舰长: 林宸(兼任),总领全局,最高决策。 大副:石震(原华夏太空军大校,现星穹宗外门长老),负责日常航行、军事指挥。 科学官:艾莉卡·科赫博士(欧洲,“圣殿骑士”现代分支),领导科学团队,负责外星遗迹解读、宇宙现象分析。 安全主管:伊万·伊万诺维奇(“冬将军”副手,代号“雷熊”),负责舰内安全、陆战队指挥。 精神与生态主管:拉杰(印度苦修者),负责船员心理健康、应对未知精神影响、管理舰内生态园。 引擎与能源主管:一位中美联合推荐的天才工程师(代号“齿轮”),与数名星穹宗擅长能量阵法的弟子共同负责动力系统。 此外,还有来自全球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经验丰富的宇航员、经过严格训练并装备了最新式动力装甲的陆战队员、以及上百名修为精湛、各有所长的星穹宗核心弟子。
他们不仅是船员,更是人类文明的火种、探索未知的先驱。
启航的日子,终于到来。
这一日,近地轨道前所未有的“拥挤”。几乎所有尚能运行的各国航天器、空间站都调整了轨道,远远地环绕着“盘古号”。地球之上,凡能接收到信号的地方,所有的屏幕都锁定着从各个角度拍摄的这艘人类智慧的结晶、迈向深空的方舟。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肃穆和寂静弥漫在天地之间。无数人仰望天空,双手合十,或默默祈祷,或热泪盈眶。恐惧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见证历史的震撼和对未来的期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修炼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穹修炼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