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是,你永远不用担心饿肚子、看不起病,”清禾搅着杯子里的冰块,发出细碎的响,“从出生到死亡,每个环节都有政策兜底,像走在铺好的轨道上,不会脱轨,也没法变道。”她抬眼时,睫毛上沾了点水汽,“可你不觉得,这轨道太光滑了吗?滑得让人抓不住彼此的手。”
邻桌的老人正在用手机查年金余额,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绿得发冷。他忽然咳嗽起来,对面的老太太递过纸巾,却没问一句“要不要紧”,只是低头继续切蛋糕,每一刀都落在相同的角度。
“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学西方的社会保障,”清禾的声音低了些,“战后在美国的影响下重建体系,经济泡沫时把福利抬到天上去,现在老龄化严重了,又一点点往下砍。”她戳了戳杯子里的柠檬片,“就像这冰咖啡,刚开始加了满满一杯冰,化到最后,只剩半杯寡淡的水。”
窗外飘起细雨,几个穿雨衣的人站在公交站,彼此间隔着半步的距离。一个孕妇掏出残疾人优先的证件,司机立刻起身帮忙,动作标准得像在演戏,眼神却没离开过仪表盘。
“他们的福利来源,是高税收,是经济奇迹时攒下的资本,也是少子化社会不得不绷紧的弦,”清禾望着雨帘,声音里带着点怅然,“就像这城市的排水系统,再精密也挡不住人心的内涝。”
雨越下越大,打在玻璃上发出密集的响。远处的养老院亮着灯,每个窗口都透着相同的光,像一排排整齐的蜂房。清禾忽然握住我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潮湿的空气传来:“你说,当一个社会把生老病死都规划成流程图,人活着,是不是就成了按程序运行的机器?”
雨幕里,有人撑着透明伞走过,伞面上的水珠滚得均匀,像谁用尺子量过。我们坐在咖啡馆里,听着冰融化的声音,看着窗外被雨水洗得发亮的街道,忽然明白——这后工业时代的精致,原是用无数个标准化的零件,拼出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玻璃罩,里面的人安全,却也孤独。
喜欢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