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的眩晕感尚未完全消退,万一乐已然置身于一片光怪陆离、引力规则都显得扭曲的区域。
眼前并非预想中帝国首都的繁华盛景,背后是闪烁幽白光芒的大门,眼前触目惊心,毫无生机,只是一片死寂的、被难以言喻的深重业力彻底浸染的废墟。
他所处的,是一个位于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引力影响边缘的双星系统。
系统内有两颗体积庞大的恒星,以及环绕它们运行的七颗行星残骸。这里,便是那古老帝国的遗址。
然而,目之所及,星辰黯淡,行星崩裂,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只有那如同凝固的墨汁般、散发着比苍族遗迹那里浓郁百倍的绝望、怨憎与死寂的业力,缠绕在每一块星体碎片、每一缕星际尘埃之上。
更令他惊异的是,这个本应被黑洞恐怖引力撕碎、吞噬的双星系统,其外围却存在着一个巧妙的力场。
这力场并非能量护盾,而是由散布在特定轨道上的几片巨大陨石带、稀薄星云以及两颗被掏空改造的行星核心构成。
它们彼此间通过某种残留的、非能量的“结构张力”相互牵引,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网络,如同一个巨大的、无形的栅栏,勉强抵御着黑洞的潮汐力,使得这个双星系统得以在黑洞边缘岌岌可危地维系着,未被立刻吞噬。
万一乐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宏大的“阵法”原本应该是由一种他曾接触过的、但更加精纯和高等的能量——“灵气”来驱动的。
但如今,灵气早已枯竭,阵法失去了核心动力源,正在黑洞引力的持续拉扯下缓慢而不可逆转地走向崩溃,整个系统正以肉眼难以察觉,但在宇宙尺度下却清晰无比的速度,滑向那最终的黑暗深渊。
他的注意力被那双星系统本身奇特的结构所吸引。
这两颗恒星,一颗散发着一种温和、滋养、充满生机潜能的乳白色光芒——那是灵力的辉光;另一颗则涌动着幽暗、冰冷、仿佛能消解一切秩序与能量的暗色波纹——那是暗能量的具象。
它们之间,并非只有引力相互作用,更存在着一股与之相抗衡的、强大的斥力!
正是这股斥力,与引力达到了一个精妙的平衡,使得两颗属性截然相反、本该相互湮灭或远离的恒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距离上共舞,如同阴阳鱼般旋转。
这种结构,让他瞬间联想到了自身对愿力与业力的理解,以及内宇宙中五行相生相克的平衡之道。
这绝非自然形成,而是那个古帝国以通天手段人为构筑的奇迹!
然而,此刻,那颗灵力恒星的光芒已变得极其黯淡,其能量层级显然已经跌落到了一个临界点以下,再也无法维持与暗能量恒星之间的斥力平衡。
整个双星系统的稳定结构正在从内部瓦解,这也是其难以抵抗外部业力侵蚀和黑洞引力的内在原因之一。
连自身的“太阳”都即将熄灭,依附其上的文明又如何能存续?
他叹息一声,身形闪烁,开始探索那七颗行星的遗迹。
这些行星曾经显然高度发达,上面残留着宏伟城市的骨架、纵横交错的轨道系统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巨型建筑残骸。
它们的科技水平,以地球文明(刚刚踏入一级文明门槛)的标准来看,无疑达到了二级文明的巅峰!
从残存的设备和技术痕迹中,万一乐能辨识出它们对灵力的高效存储、精确控制与转化应用技术已然登峰造极。
同时,它们对暗能量的理解和利用也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能够将其束缚、引导,甚至与灵力形成某种协同或制衡。
然而,这一切辉煌,如今都化作了断壁残垣,被那无所不在的深重业力覆盖,如同宇宙中一座巨大的、冰冷的坟墓。
他搜寻了数处看似重要的遗迹,如中央控制塔、能源核心、信息库等,大多已彻底损毁或信息流失,只能是从材料、工艺上窥视古帝国的科技水平。
最终,在一颗行星地核深处,一个由某种极高密度、极高硬度的透明结晶包裹的密室内,他感知到了一丝微弱却极其坚韧的精神印记残留。
这结晶材质非凡,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业力的侵蚀和时间流逝。
万一乐将神念小心翼翼地探入结晶内部。
一道模糊但威严、带着无尽疲惫与一丝解脱意味的意念流,跨越了万古时空,传入他的识海:
“……后来者……无论你是谁……能抵达此处,见证吾等‘星灵帝国’之终末,即是缘法……”
“……天尊讲道,劫由灵起,业由心生,无处可避……”
“……后大劫至,避无可避……其势笼罩星海,侵蚀万灵,非力可抗,非智可解……”
“……吾等举族之力,探寻生机……曾深入‘归墟之眼’(指黑洞)……发现其并非一味吞噬与终结……”
“……观测记录:帝国历 7,432,109 年,‘望舒’行星实验体被‘归墟之眼’吞噬……据此6532 万光年 外,旋臂末端,‘初生星云 G-’内,诞生一颗结构与成分高度相似的初生行星……只此一例,无法复现,原理未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命菩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逆命菩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