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普同和小梅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吴普同学着母亲的样子,笨拙地捏着,要么馅放少了饺子瘪瘪的,要么放多了捏不上口,露了馅。小梅则更热衷于把饺子捏成各种奇怪的小动物形状,或者偷偷揪一小块面团在手里揉着玩。
“看娘包的,要捏紧实了,不然一下锅就成片儿汤了!”李秀云耐心地示范着,“同同,馅别贪多!小梅,别光玩面!”
尽管孩子们包的饺子歪歪扭扭、奇形怪状,李秀云也没有责备,反而笑着把他们包的“作品”也单独放在一个盖帘上:“行,这些就留着自己吃,看谁能吃到自己包的‘金元宝’!”
一家人围坐在暖烘烘的炕头,手上忙碌着,嘴里也不闲着。吴建军讲着村里听来的趣事,李秀云说着过年的规矩。面团在手中揉捏,馅料在指间包裹,欢声笑语和着擀面杖的哒哒声、捏饺子的轻微声响,在温暖的小屋里流淌。窗外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是其乐融融、暖意融融。包饺子,包的不仅是食物,更是浓浓的亲情和对新一年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期盼。
两大盖帘圆滚滚的饺子很快包好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李秀云把它们端到院子里冻上(天然的冰箱),留待晚上和初一早上煮。
**黄昏:灶火鼎沸,年宴飘香**
日头西斜,暮色四合。村子里零星的鞭炮声渐渐密集起来,连成了片,空气中硝烟的味道更加浓烈。吴家的灶房里,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真正的**年夜饭**,要开席了!
李秀云如同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在灶台前运筹帷幄。两口大锅同时开火:
* 一口锅里烧着滚开的水,准备下饺子。
* 另一口锅里则烹制着一年中最丰盛的菜肴。
食材早已准备妥当:
* 从腌肉坛子里取出的、带着晶莹盐粒的方子肉,切成厚片,准备回锅蒸透。
* 油亮喷香的卤猪头肉、猪耳朵、猪肝、猪心,切成薄片,整齐码盘。
* 自家灌制的香肠,蒸熟后切片,红白相间,油光诱人。
* 珍贵的冻豆腐,与腌肉汤、白菜、粉条一起炖煮,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气四溢。
* 自家发的黄豆芽,用醋溜一下,清爽解腻。
* 一大盘金灿灿的炸年糕(用黄米面蒸熟后切片油炸)。
* 还有必不可少的——象征“年年有余”的红烧鱼(通常是一条不大不小的鲤鱼或草鱼,今天摆上桌但一般不动筷,留到初一)。
锅铲翻飞,油花四溅。炖肉的浓香、蒸腊味的醇厚、炸年糕的甜香、醋溜豆芽的酸香……各种香气在狭小的灶房里激烈碰撞、融合,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令人垂涎欲滴的洪流,冲出灶房,弥漫了整个小院,甚至盖过了外面越来越响的鞭炮声。
吴普同和小梅在灶房门口探头探脑,被这前所未有的香气勾引得坐立不安,口水咽了又咽。连炕上玩耍的家宝也似乎被香气吸引,咿咿呀呀地朝着灶房方向伸手。
**年夜饭:炕桌围坐,滋味杂陈**
终于,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达到第一个高潮(大约傍晚六点左右)时,吴家的年夜饭——**上炕了!**
堂屋的土炕烧得热乎乎的。那张平时吃饭用的、有些年头的小方桌被搬到了炕中央。李秀云和吴普同、小梅合力,将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端了上来,瞬间摆满了小小的炕桌:
* 正中央是一大盘热气腾腾、白胖胖的饺子。
* 旁边是切得薄厚均匀、油光发亮的卤猪头肉、猪肝、猪心拼盘。
* 一盘码放整齐、红白相间的蒸香肠。
* 一大碗油汪汪、颤巍巍的蒸方子肉。
* 一盆热气腾腾、吸饱了肉汤精华的冻豆腐白菜粉条。
* 一盘翠绿爽口的醋溜豆芽。
* 一小碟金黄油亮的炸年糕。
* 还有那条象征性的红烧鱼,静静地摆在桌角。
* 每个人面前,还有一小碟醋,里面点着几滴香油。
小小的炕桌被摆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空隙。菜肴升腾起的热气和香气,模糊了糊着崭新白纸的窗户。没有电视,没有春晚的背景音,只有窗外连绵不绝的鞭炮轰鸣和屋内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以及家人围坐的温暖气息。
“都坐好,吃饭了!”李秀云给每个人(包括坐在她怀里的家宝)的碗里夹了几个饺子,又给吴建军和自己倒了一小盅廉价的散装白酒。
“过年好!”
“爹娘过年好!”
简单的祝福后,年夜饭正式开始。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吴普同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香肠塞进嘴里,浓郁的肉香和独特的香料味瞬间充满口腔,幸福得眯起了眼。小梅则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炸年糕,吹着气咬下去,外皮酥脆,内里软糯香甜。家宝也分到了一小块软烂的猪肝,小嘴吧嗒吧嗒吃得香。
李秀云忙着给孩子们夹菜,自己顾不上吃几口。吴建军则闷头喝了一口酒,又夹了一大筷子肥厚的方子肉,蘸了点醋蒜汁,满足地咀嚼着。一年到头,只有这一顿饭,能如此酣畅淋漓地吃肉,吃到饱,吃到满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凡人吴普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