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咸阳的第二天,甘茂就带着羊皮舆图,去章台殿见武王。他将自己在宜阳的勘察结果一一禀报,最后说:“大王,宜阳城池坚固,韩军布防严密,且有粮道与魏国相通。臣恳请大王增兵三万,并允许臣出使魏国,说服魏王与秦国结盟,共同攻打韩国。”
武王看着羊皮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又听甘茂详细分析了韩军的弱点,心中更加笃定自己没有选错人。他当即点头:“寡人准了!三万兵力,你可从咸阳卫戍军中挑选精锐;出使魏国的事,也由你全权负责,所需财物、随从,皆由国库供应。”
“谢大王。”甘茂躬身行礼,“臣还有一个请求。”
“你说。”
“臣出使魏国期间,希望大王能命向寿将军暂代军中事务,安抚将士,做好出兵准备。向寿将军熟悉军中情况,且与臣相知,必能配合好后续的作战计划。”
武王笑着说:“寡人正有此意。向寿,你可愿意暂代上将军之职,协助甘茂?”
站在殿侧的向寿连忙出列:“臣遵旨。”
三日后,甘茂带着十名随从,乘坐一辆装饰华丽的使节车,驶出咸阳,前往魏国都城大梁。使节车的车厢里,除了送给魏王的礼品——秦国的美玉、蜀地的锦缎,还有一份草拟好的盟约,上面写着:秦国归还魏国河东郡的蒲坂、皮氏两座城池,魏国出兵两万,牵制宜阳城东的韩军,待秦军拿下宜阳后,两国平分韩国的武遂之地。
一路上,甘茂都在思考如何说服魏王。他知道,魏王魏襄王是个多疑的人,既想从秦国这里得到好处,又怕得罪韩国,更担心秦国日后会反过来攻打魏国。所以,游说的关键,在于让魏王相信,与秦国结盟对魏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使节车抵达大梁时,魏王派了相国惠施前来迎接。惠施是有名的辩士,早年与庄子交好,说话做事都十分谨慎。他见到甘茂,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上将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大王已在宫中备好宴席,为上将军接风洗尘。”
甘茂笑着回应:“有劳相国。此次前来,是为秦魏两国的邦交而来,希望能与魏王共商大事,实现两国互利共赢。”
宴席上,魏王频频举杯,却绝口不提结盟的事,只问些秦国的风土人情。甘茂知道,魏王是在试探他,便也不着急,顺着魏王的话头,聊起了秦国近年来的发展,偶尔提及宜阳的重要性,暗示魏国若能与秦国结盟,就能借助秦国的势力,扩大在中原的影响力。
宴席结束后,魏王单独召见甘茂,在御花园的凉亭里谈话。魏王终于开口:“上将军此次前来,是为攻宜阳之事吧?秦国想要魏国出兵,可有什么诚意?”
甘茂从怀中掏出那份盟约,递给魏王:“大王,秦国愿归还河东郡的蒲坂、皮氏两座城池。这两座城池是河东的富庶之地,有了它们,魏国的粮食产量可增加三成。此外,待秦军拿下宜阳后,秦国愿将韩国的武遂之地分给魏国一半。武遂乃韩国的冶铁重地,有了它,魏国的兵器制造能力将大大提升。”
魏王接过盟约,仔细看了一遍,眉头却没有舒展:“上将军,秦国的条件确实优厚,可魏国若是出兵助秦,必然会得罪韩国。韩国与魏国接壤,若是日后韩国联合列国报复,魏国该如何应对?”
“大王多虑了。”甘茂从容道,“韩国如今的兵力,大部分都被困在宜阳,根本没有能力报复魏国。况且,秦国拿下宜阳后,韩国必然会向秦国求和,到时候,秦国可出面担保,不让韩国为难魏国。再者,列国之中,齐国、赵国都在觊觎韩国的土地,若是魏国不与秦国结盟,待秦国拿下宜阳后,齐国、赵国必然会趁机攻打韩国,到时候,魏国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被夹在秦、齐、赵三国之间,处境更加艰难。”
魏王沉默了片刻,手指在盟约上轻轻敲击着。他知道甘茂说的是实话,魏国近年来国力衰退,若不能抓住这次机会,确实很难在中原立足。他抬头看着甘茂:“上将军所言,可有凭证?秦国若是事后反悔,魏国该如何是好?”
甘茂站起身,郑重地说:“大王,臣愿以秦国上将军的身份,与魏国签订盟约,一式两份,分别由秦魏两国保管。若秦国事后反悔,魏国可联合列国,共同讨伐秦国。此外,臣愿将随行的两名随从留在大梁作为人质,以表秦国的诚意。”
魏王见甘茂如此有诚意,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拿起笔,在盟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魏国的国玺:“好!寡人就信上将军一次。魏国愿出兵两万,由太子申率领,牵制宜阳城东的韩军。”
甘茂心中大喜,也在盟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秦国的上将军印信。他双手捧着盟约,对魏王躬身行礼:“大王英明。秦魏结盟,必能共图大业,称霸中原。”
离开大梁的那天,阳光正好。甘茂坐在使节车里,手里攥着那份盟约,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他知道,拿下宜阳的关键一步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调兵遣将,等待最佳的进攻时机。
使节车朝着咸阳的方向疾驰,车轮滚滚,像是在为秦国的东进之路,敲响了序曲。甘茂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脑海里已经开始推演攻城的细节——三万援军何时抵达,洛水的堤坝何时动工,断粮谷的暗哨如何清除……他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但他有信心,为武王拿下宜阳,为秦国打通东进的大门。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代风云五千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