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无力和遗憾,也许和如今整个世界艺术根基崩塌、文明沦陷的残酷事实,有极其相似的感受吧。
“范大师,你不是说那群人根本carry不动,还带啥啊带,你自己报个钢琴节目上去弹,牛逼得多。”
“我的评价是不如带我们上分。”
“就是,至少我还会包鸡包眼呢!”
网吧内烟雾缭绕,键盘声、鼠标声噼里啪啦地响起。
“滚,别吵,你们再开一把。”范宁目不转睛盯着屏幕。
“三连跪了啊哥!”
“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五连跪的。”
“......谢谢你了啊哥!”
损友们在哀嚎。
范宁面前的那台电脑,桌面运行栏下方挂着对战平台的图标,但主体却不是游戏画面,而是切进了浏览器里,一堆文字资料和谱例。
甚至还有密密麻麻的外文在扭动闪烁。
“破除对钢琴的依赖,完全依靠挖掘受教者的内心听觉,先逐步适应丢掉流行歌曲的电子伴奏,适应在他人的‘干扰’下同时演唱......”
范宁疯狂搜寻着网络上的资料,编写给“音乐零基础”同学们的教案。
那种将复杂体系拆解、重塑,使其能被最朴素心灵所理解的创造者的快乐,一切其他事物都无法取代。
“do/mi/sol——————”
少年少女们的天籁嗓音有些能隐约听见了。
一种“事物正从心中绽放”的感觉。
“你们要知道——”
音乐救助见面课,讲台上的那个范宁眼神飘远,语速变得缓慢而有力。
“音乐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某些音乐天才或上流社会的特权,这里既包括‘学习音乐’的权利,也包括从‘真正的音乐’中感受快乐的权利......”
“这么简单的一个C大三和弦合唱,明明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的洗礼,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体验过一次,根本不知道它有多么美妙......”
“很遗憾,乐器是一种商品,乐器有价,但幸运的是,最好的乐器永远都是你们的嗓子,它自由自在、天生易近、直抵心灵......”
诉说之中,教室门窗两侧走廊上,驻足欣赏的同学听众们越站越多。
那是经过一个学期苦练后、终于成为了真正意义的合唱团的演出现场。
舞台下方是黑压压的、或许最初只是来看热闹的同学,但当真正的和声——不再是齐唱,而是拥有丰满织体、微妙起伏的多声部合唱——如同潮水般涌向听众时,许多人脸上出现了那种从茫然到惊讶,再到沉醉的转变。
“哇,原来真正的合唱是这样的!”
别说其他稍显严肃的风格题材,就连民谣、动漫或流行歌曲,都能编排出无比好听、无比有趣、无比“高大上”的效果!
“这合唱团的指挥老师是谁?”台下,有校领导开始打听起来。
“姓顾,顾老师,名字好像是什么来着......”旁边的秘书工作人员竟一时没记起来,可见之前的边缘程度。
“哦,哪个学院的老师?”
“艺术教育中心的,现在只是团委下面的,挂靠团委管理......”
校领导在深思点头。
这几年上面陆陆续续开始重视美育工作了,教育部门、宣传部门、文旅广电部门......
现在有个口号,老是提学校要打造什么“文化名片”,这个所谓“文化名片”,具体要靠什么抓手打造,是得好好琢磨一下。
还有那位弹钢琴伴奏的学生,是真不错啊。
“太好玩了,我也要去参加招生。”
“唔,会其他乐器的不知有没有表演机会呢。”
一句句无声或有声的惊叹,皆如最珍贵的回响。
星星点点在夜空广场的舞台下绽开。
“开启人们的耳朵和心灵去接触庄严的音乐”,这份“初愿”被曾经的范宁视为过于“宏大”,甚至有些觉得不太适合宣之于口。
此刻,这些场景——舞台上的大学合唱团亮相、广场上的“巨人”交响曲快闪、音乐救助教室里的“练声游戏”......却交织在了一起。
追奉,启明。
那份慰藉、感动,超越了时空,同样伟大而宁静。
“你们在这里所听的音乐,所学的知识,所合唱的每一支歌,所收获的每一种感动,将会永远铭记于心......”
讲台前的范宁在少年少女的殷切目光中叙说。
“它们将成为你们生命中的光与血。”
钢琴前的范宁为合唱团员们落指而和。
一页页的谱子被翻动。
说起来,以前的自己弹古典弹得多,视奏和即兴能力并不出众,但后来赶鸭子上架,流水线排练,少不了生吞谱面、被逼“自创”,结果后者两种能力硬生生练起来了。
也何尝不是一种互相成就。
“继续好好弹你的钢琴,写你的曲子......”
古尔德院长临死前的嘱咐仍在心底回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旧日音乐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旧日音乐家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旧日音乐家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