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普的园林式甜瓜种植基地越来越有样,瓜田绿油油一片,肥厚的甜瓜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风一吹,层层叠叠的绿浪里滚出清甜的香气,老远就能勾得人直咽口水——这正是土坡村甜瓜采摘销售的高潮期,每颗圆滚滚的甜瓜都鼓着饱满的果肉,等着被摘下来运往全国各地。
黄普蹲在瓜田埂上,手指轻轻摩挲着一颗网纹细密的甜瓜,粗糙黝黑的手掌蹭过果皮,留下浅浅的痕迹。
他穿一件浅灰色速干短袖,领口被太阳晒得有些发白,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结实的胳膊,上面沾着点甜瓜汁的印记;下身的卡其色工装裤侧边口袋鼓鼓囊囊,插着一支黑色记录笔和一把卷尺,裤脚沾着新鲜的湿泥土;宽檐草编帽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紧抿的嘴角,浅米色的防晒袖套边缘有些松垮,蹭到了旁边的瓜叶,沾了些翠绿的碎屑。
“普子,你这蹲这儿瞅啥呢?这瓜都熟得透透的了,再不下手摘,王老板那边该催了!”宋伯伯背着竹编筐子走过来,驼背的身子在田埂上显得有些摇晃,却依旧精神矍铄。
他穿一件浅卡其色短袖,袖口缝着块补丁,面料厚实耐磨,下身是浅棕色工装裤,裤腰用一截麻绳系着,宽松得很;头上的旧草编帽帽檐破了个小口,用红布条简单修补过,深灰色的防晒袖套有些褪色,上面沾满了泥土,一双旧胶鞋的鞋底纹路都快磨平了,走在田埂上却稳得很。
黄普直起身,眼神坚毅透亮,眼角的细密皱纹在阳光下更明显了:“宋伯,不急着摘。今天有贵客来,等贵客看完了,咱再大批量采摘。”
“贵客?啥贵客比卖瓜还重要?”宋伯伯放下竹筐,伸手拍了拍一颗甜瓜,“嘭嘭”的闷响传来,他满意地点点头,“这瓜甜度够了,品相也周正,错过今天的收购价,多亏啊!”
他还是老样子,保守务实,眼里最看重的就是实打实的收成,对黄普说的“绿色认证”一直半信半疑。当初黄普提出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时,宋伯伯第一个反对:“咱种瓜几十年,靠的就是口碑,施的是有机肥,浇的是山泉水,还需要啥认证?纯属瞎折腾,浪费时间精力!”
黄普没少跟他解释,说这认证是给甜瓜的“品质背书”,有了这东西,甜瓜能卖更高的价,还能打开更大的市场,但宋伯伯始终不怎么认可,直到黄普拉着他去邻村考察,亲眼看到人家有认证的甜瓜比普通甜瓜贵两毛钱一斤,才勉强同意配合。
“宋伯,这贵客就是绿色食品认证的审核员,”黄普从口袋里掏出那个防水笔记本,翻开密密麻麻的记录页,“人家来采样检测,只要通过了,咱的甜瓜就有了市场‘通行证’,到时候别说王老板,就是城里的大超市、水果店,都会主动来找咱!”
话音刚落,远处的田埂尽头就出现了一个干练的身影。来人正是认证审核员林佳,三十岁上下,身形挺拔,面容清秀,戴一副银边眼镜,镜片干净透亮,眼神严谨锐利。
她穿一件浅蓝色速干短袖,胸前绣着绿色食品认证的标志,格外显眼;下身是深卡其色工装裤,裤型挺括,裤脚是束口设计,显得干净利落;头上戴一顶浅棕色草编帽,帽檐内侧有防晒黑胶涂层,浅青色的防晒袖套贴合着手臂,没有多余褶皱;斜挎着一个黑色检测包,步伐轻快地走来,防滑运动鞋的鞋面干干净净,只有鞋底沾了少量泥土。
“您好,是土坡村合作社的黄普社长吗?我是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审核员林佳,来做现场采样检测。”林佳走到近前,声音清脆,条理清晰。
黄普连忙上前握住她的手,手心有点冒汗,紧张得不行:“林审核员,您好您好!我就是黄普,辛苦您跑这么远过来!”他下意识地想从口袋里摸烟,手伸到一半才想起林佳是公职人员,连忙又缩了回去,手忙脚乱地差点打翻旁边的水壶,“您看我,都忘了,您肯定不抽烟。快,这边坐,我给您倒点水!”
“谢谢,不用麻烦,咱们先开始采样吧。”林佳礼貌地笑了笑,打开检测包,里面的采样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有无菌容器、标签、记录仪等。
宋伯伯凑过来,好奇地盯着检测包里的东西,伸手想摸摸那个透明的采样管,被黄普一把拉住:“宋伯,别碰,这是无菌的,不能沾灰!”
“啥无菌?这管子看着跟咱浇花的小水壶似的,”宋伯伯缩回手,挠了挠头,满脸疑惑,“这采样就是摘几个瓜、装几把土呗?还得这么讲究?”
林佳闻言,耐心解释道:“大爷,采样是绿色认证的关键环节,必须保证无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我们要抽取甜瓜、土壤、灌溉水样,带回实验室做农残、重金属等指标检测,所有指标都符合标准,才能通过认证。”
“农残?重金属?”宋伯伯听得一头雾水,转头问黄普,“普子,她这说的是啥意思?咱的瓜难道有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返乡,把农田种成聚宝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失业返乡,把农田种成聚宝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