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见·兵工厂乾坤大挪移
日伪军投降后,陆沉秉持着优待俘虏的原则,并未为难这些曾经的敌人。他迅速调遣一个连的战士,将日伪军们妥善看押起来,同时安排政委前去开展思想工作,期望能引导这些人走上正途,为抗战贡献力量。
随后,陆沉派人唤来伪军司令,神色冷峻,目光如炬,询问道:“我且问你,天津北城的情况究竟如何?” 伪军司令忙不迭挺直腰杆,毕恭毕敬地回应:“长官,北城的部队已然放下武器,此刻正乖乖等待贵军收编呢!” 陆沉微微点头,话锋一转,继续追问:“我并非问你这个。我要知道,天津军部到底有多少车辆?还有,兵工厂又在何处?” 伪军司令一听,立马提高音量,大声说道:“报告长官!兵工厂位于公大七厂。您有所不知,这公大七厂可不简单,它的前身是咱民族企业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子,后来惨遭鬼子强占,才被改成生产枪炮弹药的兵工厂。至于军部的车辆,大大小小加起来,足有好一百多辆呢!”
“好!” 陆沉听闻,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当即果断下令,“你即刻带队,引领第五、六旅,速速前往公大七厂,将兵工厂里的设备、物资统统搬上卡车,准备随军!”“是!” 伪军司令领命后,匆匆而去。陆沉又转身看向一旁待命的一旅旅长,神色坚定地吩咐道:“你带领一旅,跟着张司令,把天津城里能找到的卡车和摩托车,全都搜罗出来,开到兵工厂,准备装货!” 旅长闻言,立正敬礼,迅速奔赴任务地点。
不多时,各路人马准备就绪,陆沉也亲临公大七厂。踏入厂区,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略显陈旧却依旧蕴含无限潜力的设备。望着眼前的景象,陆沉不禁回想起当年西墙峪的兵工厂。那时条件艰苦,设备简陋,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艰难地维持着兵工厂的运转。如今,眼前这座规模宏大的兵工厂即将为己所用,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缕欣慰的笑容。
工厂里的工人们得知是抗日部队到来,个个热情高涨,纷纷主动投身到拆卸设备、搬运物资的工作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齐心协力,干劲十足。没一会儿,一辆辆卡车便被装满。更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工人被部队的抗日热情深深感染,主动提出随军,希望能继续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终,车队浩浩荡荡地启动了。三百多辆卡车满载着士兵及兵工厂的设备与物资,犹如一条钢铁长龙,气势磅礴。四百多辆摩托车在周边护卫,引擎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战歌。整个车队朝着山海关方向疾驰而去,扬起滚滚烟尘。
就在这时,通信兵神色匆匆地跑来,高声报告道:“报告,粟裕将军来电,念!” 陆沉接过电报,只见上面写着:“山海关形势严峻,望速支援。” 陆沉抬眼望去,远方的山海关已隐隐可见,巍峨的城楼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他攥紧拳头,低声道:“山海关,我们来了!” 队伍随即加快了速度,奔赴下一场战斗。
二十六、见·决战山海关
一>、见·山海关下:援军会师与战前部署
陆沉的车队刚抵达山海关外围,轮胎碾过结冰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恶战预热。寒风裹着雪粒,砸在战士们的脸上,生疼生疼的,不少人的睫毛上都结了冰碴。远处城墙上,冀热辽军区的红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布料被风扯得绷紧,露出旗面上磨损的针脚 —— 那是无数次战斗留下的印记,红旗边缘还沾着暗红色的血渍,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刺眼。
一名骑兵从城门方向疾驰而来,马蹄踏在冰面上,溅起的碎冰碴子像刀子一样飞射,马靴上沾着的雪泥早已冻硬,缰绳勒得马脖子微微泛白,马的鼻孔里喷出两道粗粗的白气。他看到浩浩荡荡的车队里,卡车上堆叠的兵工设备、摩托车旁挎枪的战士,立刻翻身下马,积雪从马背上簌簌掉落,砸在地上发出 “簌簌” 声。他抬手敬礼,手臂上的冻伤裂开了口子,渗出血珠,声音因急促的骑行而沙哑:“报告!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将军有请!”
陆沉随骑兵进城,城门洞内还残留着前几日战斗的痕迹:砖石上的弹孔边缘发黑,那是炮弹高温灼烧的印记;墙角堆着几箱未开封的手榴弹,箱盖被震开一条缝,露出里面黑色的弹体;几名战士正用铁丝加固城门,铁丝在低温下泛着冷光,每拧一圈都发出“咔嗒”的脆响,铁丝末端的尖刺划破了战士的手掌,鲜血滴在铁丝上,瞬间冻成了暗红色的冰珠。
城内的街道上,百姓们推着独轮车,车轮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辙印,车上装满砖石与粮食,老人弓着腰,腰弯得像要折过去,把怀里温热的窝头往战士手里塞,窝头表面还沾着他的体温;妇女们则蹲在墙角,缝补破损的军装,手指被针扎破了,就往嘴里吮一口,唾液混着鲜血咽下去,继续飞针走线,线轴转动的 “嗡嗡” 声,与远处隐约的炮弹声交织在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蚀第一部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蚀第一部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