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寒夜被示波器的绿光割裂。
陈飞云指尖的朱砂点在电路板上,描摹着千年星图的神秘几何。
屏幕上的北斗信号波形在刺耳干扰中疯狂扭曲,如同濒死的银蛇。
而窗外,国安特勤的耳机里传来冰冷的低语:“‘鼹鼠’已进入实验室通风管道。”
莫高窟后山小院的灯火,在戈壁凛冽的寒风中倔强地亮着,如同一颗不肯坠落的孤星。临时搭建的无尘工作台上,示波器幽绿的荧光是唯一的光源,映照着陈飞云和伊琳娜两张紧绷而专注的脸。空气里弥漫着松香、焊锡、还有“寒英粉”矿物粉尘特有的、微带咸涩的尘土气息。
桌面上,摊开着那幅从爷爷木匣夹层里发现的绢本古星图。墨线勾勒的星辰,朱砂点染的宿位,在幽绿荧光下仿佛活了过来,在发黄的绢帛上缓缓流转。陈飞云的指尖,带着修复壁画时练就的精准和虔诚,小心翼翼地描摹着星图核心区域那个繁复的几何结构——“天枢引路格”。线条的转折、星辰的相对位置、旁注的“二十八宿躔度”、“岁差校正”等蝇头小楷,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祖先仰望星空的深邃智慧。
“不是简单的星位图,”伊琳娜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灰蓝色的眼睛紧盯着旁边一台连接着北斗信号模拟器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屏幕上,代表北斗卫星信号的波形原本稳定流畅,此刻却在她输入一串模拟强电磁干扰代码后,瞬间变得如同暴风雨中的海面,剧烈地扭曲、抖动,信号强度条疯狂闪烁,濒临崩溃的边缘。“更像是一种……动态的抗干扰算法模型!看这里,”她指向星图上一处标注着“奎木狼犯斗”的星宿相对位置变化记录,“古人在观测星辰位置异常变动时,记录下的校正参数,其变化规律与强干扰环境下信号失真的某些特征……有惊人的数学同构性!”
她白皙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一行行复杂的代码如同瀑布般流淌。她在尝试将古星图记录的几何关系和动态校正逻辑,转化为数字世界的抗干扰算法核心。“逻辑框架可行!但关键节点的权重参数……找不到最优解!” 她猛地停下手,烦躁地抓了把头发,屏幕上模拟的北斗信号在狂暴的干扰下再次剧烈扭曲,发出刺耳的“滋啦”声,最终彻底消失,只留下一片刺眼的噪点雪花。“该死!就差那么一点!”
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小小的实验室。窗外呼啸的风声仿佛带着嘲讽。陈飞云看着屏幕上那刺目的雪花点,又低头凝视着星图上那些流转千年的朱砂星辰,爷爷修复壁画时那沉静如水的面容再次浮现。爷爷面对最难修复的起甲空鼓壁画时,从不硬来,总是先调好“地仗层”的胶矾水比例,让颜料能“吃”进去……
“胶矾水……” 陈飞云喃喃自语,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亮的火柴,“伊琳娜!算法不是孤立的!就像壁画修复,‘地仗层’没打好,再好的颜料也贴不牢!我们的‘寒英粉’材料特性!它的电磁参数!能不能作为算法在物理世界的‘地仗层’?”
伊琳娜猛地抬头,灰蓝色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芒!“材料特性作为物理层支撑算法优化?” 这个概念如同闪电劈开迷雾!“对!‘寒英粉’伴生的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磁波吸收和散射特性!它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抗干扰’介质!算法和材料,必须协同设计!”
两人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立刻投入新一轮的疯狂实验。伊琳娜重新修改算法模型,将“寒英粉”材料在高频电磁场下的实测吸收谱、介电常数等参数作为核心变量,融入“天枢引路格”的动态校正逻辑。而陈飞云则拿出了他从敦煌壁画修复中带来的、早已准备好的特殊工具——一套极其精细的银针、竹签,还有一小罐用桃胶、蛋清和极细金粉调制的、金灿灿的“沥粉堆金”用泥!
“这是?” 伊琳娜看着那罐金光闪闪的泥,有些愕然。
“沥粉堆金,敦煌壁画里给菩萨宝冠、璎珞堆砌立体金线用的。” 陈飞云解释道,眼神专注,“用它来‘绘制’我们算法模型的物理电路原型!它的导电性和可塑性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爷爷说过,沥粉堆金里掺的极细金粉,是用河西淘金砂古法炼制的,里面也含有微量特殊的‘天铁’成分!或许……能与‘寒英粉’产生某种协同效应?”
这个想法大胆得近乎疯狂!伊琳娜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质疑,只用力点了点头:“试!”
时间在紧张中飞速流逝。陈飞云屏息凝神,如同在洞窟里描绘最精细的菩萨衣纹。他用细银针挑起金色的沥粉泥,在特制的、涂覆了薄薄一层“寒英粉”混合基材的电路基板上,沿着伊琳娜根据优化算法计算出的、极其复杂精微的几何路径,小心翼翼地“堆砌”起一条条立体的金色导电路径。那路径蜿蜒曲折,充满了古老星图的玄奥韵律,又融合了现代算法的精密逻辑。每一笔落下,都带着指尖的温度和对祖先智慧的敬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海匠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海匠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