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在公司熬到凌晨的日子。林浩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摇摇晃晃地推开家门。客厅里一片漆黑,只有卧室门缝下透出一点微弱的光线,显示陈静萱可能还没睡,或者已经睡了但留了灯。
他没有开大灯,借着那点微光,摸索着走到茶几旁,疲惫地瘫坐在地铺上。电脑包被随手扔在一边,他现在连打开它的力气都没有了。脑袋里像是有一万只蜜蜂在嗡嗡作响,全是今天测试失败时那刺眼的红色错误日志和团队成员失望的眼神。
王经理最后通牒般的“最后一周”像紧箍咒一样套在他的头上,越收越紧。他已经尝试了所有他能想到的技术方案,查阅了无数文献,甚至重新推导了几遍基础算法,但那个该死的28.3%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难道真的要走投无路了吗?引入外部团队?那他这几个月的努力,还有那沉重的“一年之约”……
一种深切的无力感和绝望几乎要将他吞噬。他蜷缩起来,将脸埋在膝盖里,感觉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就在这时,卧室的门轻轻响了一声。陈静萱穿着那身可爱的卡通睡衣,端着一杯水走了出来。她看到蜷缩在茶几旁的林浩,脚步顿了一下。冷战这几天,她虽然刻意保持距离,但每天看到他这样憔悴狼狈的样子,心里的担忧和心疼早已压过了那点委屈和不安。
她犹豫了几秒,还是走了过去,将水杯轻轻放在他手边的茶几上。
“浩哥……”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喝点水吧。”
林浩身体僵了一下,没有抬头,也没有回应。他此刻不想面对任何人,尤其是静萱。他觉得自己这副狼狈失败的样子,不配得到她的关心。
陈静萱看着他抗拒的姿态,心里微微一酸,但这次她没有像之前那样转身离开。她在他旁边的地毯上坐了下来,抱着膝盖,目光落在窗外遥远的霓虹上。
两人就这样沉默地坐着,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复杂而压抑的气氛。
过了好一会儿,陈静萱似乎是想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又或者只是想自言自语排解一下心里的烦闷,她望着窗外,用带着浓浓台湾腔的、有些飘忽的语气缓缓说道:
“浩哥,你知道吗……我今天直播的时候,遇到一件好好笑的事情哦。”
林浩依旧没有反应,但紧绷的身体似乎微微放松了一点点。
陈静萱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有个水友,他那边网络好像超不稳定的,ping值一直跳,从50跳到200又跳回来,像个弹簧一样。他玩个射手,走位都歪七扭八的,好好笑。我就跟他说,‘诶,你这样子不行啦,网络这么卡,就像……就像我们老家夜市那个打弹珠的老板,珠子滚一半自己会拐弯,谁打得中嘛!’”
她说着,自己还轻轻笑了一下,但笑声很快消散在寂静的空气里。
“后来他跟我说,他住的地方比较偏,网络基站信号不好,时强时弱的。诶,我就想起来,有时候我跟我爸妈视频,如果他们在外面用移动网络,画面也会卡卡的,声音断断续续的……浩哥,你们做的那个什么‘星云平台’,是不是就是要解决这种,让不管在哪里的人,上网啊、传东西啊,都能像用很稳的Wi-Fi一样顺滑哦?”
她这段话,前半段还带着点吐槽和玩笑的意味,后半段却转向了一种单纯的、基于生活体验的好奇。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就像一道撕裂乌云的闪电,陈静萱那句“网络基站信号不好,时强时弱”和“像用很稳的Wi-Fi一样顺滑”,猛地劈中了林浩几乎已经僵化的大脑!
网络基站信号不稳……边缘节点……时强时弱……不稳定的网络环境!
像用很稳的Wi-Fi一样顺滑……稳定、低延迟、高可用的体验!
他一直执着于在算法层面追求极致的效率,试图用一个完美的、理想化的模型去解决所有问题,却忽略了现实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就像那个水友不稳定的网络,就像静萱父母偶尔卡顿的视频通话,真实的网络环境从来不是一条平坦的高速公路,而是充满了信号强弱起伏、负载高低波动的复杂地形!
他的边缘计算架构,只考虑了节点的地理位置和静态负载,却缺乏对节点之间、节点与中心之间网络链路质量的实时感知和动态适应能力!新型共识算法要求稳定的网络环境才能发挥效能,而在不稳定的现实网络中,它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被放在了颠簸的卡车上,自然无法稳定工作!
问题的关键,可能不在于算法本身不够好,而在于算法缺乏对底层网络波动的“韧性”(Resilience)和“自适应”能力!
这个突如其来的灵感,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思维中那扇紧闭的门!无数之前被忽略的细节、看似无关的论文观点、以及现实中各种网络不稳定的案例,此刻都疯狂地涌入他的脑海,相互碰撞、组合,指向一个全新的优化方向——不是在算法内部修修补补,而是为整个同步机制增加一个动态感知网络状态、并能实时调整同步策略的“智能调度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王者男搭子竟是台湾萌妹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的王者男搭子竟是台湾萌妹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