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班,陈远在走廊里碰到小王,见他手里拿着一叠花花绿绿的画纸,好奇地问:这拿的什么啊?这么热闹。
小王兴奋地展示给陈远看:主任您看,这是咱们上次去鹿宿村,跟着当地小学搞的我心中的丹河绘画比赛作品。孩子们画得可好了!
陈远接过画纸,一张张翻看。有的画着清澈的丹河水,有的画着村口的白龙庙,还有的画着家人在地里劳作的情景。虽然笔法稚嫩,但色彩鲜艳,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真不错,陈远笑着说,你看这个孩子画的,把黄梨树都画到丹河边上了,还挺有创意。
是啊,小王点头,孩子们说,长大了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有个小姑娘还说,要学很多知识,回来帮村里种出更好的黄梨。
这话让陈远心里一动。这些孩子,不就是长平未来的希望吗?他们心中萌发的这些美好愿望,在文运长河中,该是怎样动人的景象?
晚上回家,陈远把孩子们的画拿给林薇和陈曦看。陈曦看得特别认真,指着一幅画说:爸爸,这个小朋友画的白龙庙,跟咱们去看的那个好像啊!
林薇一边看一边感慨:孩子们的视角就是单纯美好。你看这幅,把丹河水画成了蓝色的丝带,多有意思。
是啊,陈远若有所思,也许最珍贵的文运,就藏在这些纯真的心灵里。
这些正在萌芽的希望,这些未来的建设者,他们会给长平的文运带来怎样的新气象? 带着这份期待,陈远进入了梦乡。
文昌殿内,今晚的景象格外清新活泼。
在代表长平文脉的区域,陈远惊喜地发现,除了原本的丹河清流、黄梨金光、白龙庙的银辉之外,又多了一片星星点点的嫩绿色光芒。这些光点虽然微弱,却充满了勃勃生机,像春天刚冒出头的小草,在文运长河畔轻轻摇曳。
帝君快看!书灵今天显得特别开心,指着那些嫩绿光点说,这就是文运的新芽,是希望所在啊!
陈远走近细看,发现每个嫩绿光点里,都隐约浮现着一个孩子的笑脸,还有他们那些天马行空的梦想:
这个光点里,一个小男孩在认真观察黄梨树,嘴里念叨着:等我长大了,要种出更甜更大的黄梨!
那个光点里,一个小女孩对着丹河水画画,自言自语:我要把家乡的美都画下来,让更多人看到。
还有的光点里,孩子们在白龙庙前听老人讲故事,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对家乡历史的好奇。
太可爱了,陈远忍不住笑了,这些都是鹿宿村的孩子们吧?
不止呢,书灵挥手展开更广阔的视野,您看——
随着书灵的指引,陈远看到在整个长平市的上空,到处都闪烁着这样的嫩绿光点。有的在学校的教室里,有的在田间地头,有的在文化广场上...数不清的嫩绿光点,像夏夜的萤火虫,点亮了长平的夜空。
就在这时,一幕更奇妙的景象出现了。
那些嫩绿的光点开始与长平文运的各个部分产生互动:
几颗光点飘到黄梨园上空,金色的梨园光芒变得更加柔和温暖,仿佛在向孩子们招手;
几颗光点融入丹河的清流,河水泛起欢快的涟漪,像是在回应孩子们的期待;
还有几颗光点围绕在白龙庙周围,庙宇的银辉轻轻笼罩着它们,像是在默默守护这些成长的希望。
最让陈远感动的是,他看到一些嫩绿光点正在慢慢长大,颜色从嫩绿变成翠绿,再变成深绿。这些长大的光点开始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一个光点变成了农技员的模样,正在梨园里指导农户;
一个光点变成了老师的样子,在给更多孩子讲述家乡的故事;
还有一个光点变成了设计师,正在电脑前设计黄梨产品的包装...
这是......陈远惊讶地看着这些变化。
这就是传承啊!书灵激动地说,您看,当年的新芽,如今已经长成了支撑文运的枝干。而这些新的嫩芽,将来也会长成参天大树!
陈远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些新芽更好地成长呢?
这个简单,书灵笑着说,就是要给它们阳光雨露——
说着,书灵指向几处特别明亮的嫩绿光点:
您看这个孩子,因为参加了绘画比赛,得到了鼓励,他的梦想之光就更亮了;
那个孩子,跟着父母学习种黄梨的技术,他的实践之光就更扎实了;
还有这些孩子,能在干净美丽的丹河边玩耍,在藏书丰富的图书室里看书,他们的成长环境就更好了。
陈远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的梦想有土壤可以扎根,有阳光可以照耀。
太对了!书灵拍手称赞,文运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就体现在每一个孩子的笑容里,在每一个梦想的萌芽中。守护这些新芽,就是守护文运的未来!
第二天一早,陈远就找到小王:咱们那个我心中的丹河绘画比赛办得很好,要继续办下去。另外,我想着能不能再搞个小小讲解员活动,让孩子们来讲述家乡的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科级帝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