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陈远在审阅长平市报送的丹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规划时,被其中关于丹河源头的内容深深吸引了。资料显示,丹河的源头之一,就在长平市寺庄镇西北部的鹿宿村,具体是在一个叫渠沟的自然村。
主任,这个地方很有说法,负责这个项目的小王介绍说,传说以前渠沟有股清泉,是从一块万斤巨石底下涌出来的。当地人修了水渠引水,浇灌了好几百亩地。后来沟口的小村子就改名叫渠沟了。
陈远看着资料上的照片:群山环抱中的小村庄,古朴的民居,还有村口那个刻着丹前胜景四个大字的门楼。丹前胜景...这名字起得真有意境。他喃喃道。
更让他感兴趣的是,资料里提到鹿宿村的村口就有一座白龙庙,而且还有个让人唏嘘的故事——以前人们不懂保护文物,把庙里的一块戒赌碑当垫路石,铺在了庙门前。如今这块碑已经被重新请回庙里保护起来了。
戒赌碑当垫路石...陈远摇摇头,好在现在知道要保护了。这白龙庙,这戒赌碑,都是历史的见证啊。
晚上回到家,他跟林薇说起这个发现:没想到晋省长平还有这么个地方,丹河的源头,村口的白龙庙,还有那块历经坎坷的戒赌碑。
林薇也很感兴趣:等天气暖和了,咱们可以带曦曦去看看。让孩子感受一下历史的厚重。
正在玩积木的陈曦抬起头:爸爸,什么是戒赌碑呀?
这滋养一方的水源,这村口的古庙,这失而复得的石碑,在文昌法眼的视界下,必定有着不凡的景象。 带着探寻水源之秘的期待,陈远进入了梦乡。
文昌殿内,今晚的景象格外清灵动人。
在代表长平文脉的区域,陈远看到一条清澈湛蓝的水带从群山间蜿蜒而出,水光潋滟,灵气充盈——这正是丹河在文运层面的显化。而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水带的源头所吸引。
在那云雾缭绕的群山深处,有一处特别明亮的光源。仔细看去,正是一股清冽的泉水从一块巨大的青石下涌出,泉水散发着纯净的乳白色光晕,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就是渠沟泉眼的显化。
帝君,书灵的身影在泉边显现,他伸手轻触泉水,激起一圈圈灵动的光纹,您今日所寻,正是这丹河之源,长平文脉的重要源头之一。
陈远走近泉眼,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勃勃生机:这就是那万斤巨石下的清泉?
正是,书灵点头,您看这泉水,看似柔弱,却能穿石而出,汇聚成流,滋养万物。这正是上善若水的体现啊。
书灵引着陈远沿溪流而下,很快来到一处古朴的村落前。村口的门楼上,丹前胜景四个大字熠熠生辉。而就在门楼旁边,一座古庙静静矗立,庙宇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银白光晕中。匾额上白龙庙三个字清晰可见。
这白龙庙就建在村口啊,陈远有些惊讶,离门楼这么近。
正是,书灵说,您看这格局,白龙庙守在村口,如同守护神,与丹前胜景相得益彰。
陈远注意到庙宇上空隐约盘旋着一条银白色的龙形灵气,温和地守护着这片山水。但更引起他注意的是,庙门前的地面上,隐约可见一道深深的凹痕,散发着淡淡的委屈气息。
这是......
书灵叹了口气:这就是那块戒赌碑曾经被当作垫路石的地方。您看这凹痕,就是它多年来被践踏留下的印记。
陈远俯身细看,果然感受到石碑曾经承受的委屈。但令他欣慰的是,此刻在庙宇内,一块散发着青灰色正气光芒的石碑正安然矗立,其上的二字格外清晰。
好在现在物归原处了。陈远欣慰地说。
是啊,书灵点头,这块戒赌碑,不仅是文物,更承载着劝人向善的正能量。它被践踏的年代,正是文运受损之时;如今重归庙堂,象征着文明意识的回归。
陈远仔细感受,发现那银白龙气、湛蓝水光与青灰碑气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平衡。更奇妙的是,从村落中升起缕缕人间烟火气,与这山水灵气、碑文正气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和谐。
我明白了,陈远恍然大悟,这丹源活水,不仅滋养着土地庄稼,这白龙庙、戒赌碑,更滋养着这一方的人文气韵。
正是!书灵欣慰地说,您看这鹿宿村,三面环山,一水中流,本身就是一处天然福地。丹朱岭、发鸠山环抱,如同天然的屏障;丹河穿行,如同生命的脉络;白龙庙镇守村口,戒赌碑匡正民风。山护其形,水养其气,文正其心,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文运生态。
从梦中醒来,陈远对丹河源头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立即找来小王:咱们得亲自去一趟鹿宿村,重点看看村口的白龙庙和那块戒赌碑。
几天后,陈远带队来到了长平市寺庄镇鹿宿村。站在刻着丹前胜景的门楼下,旁边就是白龙庙,果然如梦中所见。
当地的村支书带着他们走进白龙庙,指着院内一块青石碑说:这就是那块戒赌碑。以前不懂事,把它铺在路上当垫脚石,真是罪过。现在咱们把它请回来了。
陈远仔细端详着石碑,虽然历经风雨,但二字依然清晰。他感慨地说:这块碑不仅要保护好,还要把它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它见证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个时代对文物认知的转变。
站在村口,望着丹朱岭的苍翠,听着丹河水的潺潺,陈远对随行人员说:
这里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有丹河源头的自然灵气,有白龙庙的民间信仰,有戒赌碑的教化功能。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好这个完整的文化生态,让自然与人文在这里和谐共生。
当晚,陈远在日记本上写道:
访丹河之源,见白龙庙镇守村口,戒赌碑重归庙堂。一泉一庙一碑,皆是文运见证。自然之灵、信仰之力、教化之功,于此交融。昔日碑石蒙尘,今朝重放光芒,恰似文运之兴衰轮回。守护此间完整,便是守护文明根脉。
入睡后,他欣慰地看到,文运长河中代表丹河源头的那片区域,清辉更加明亮,那银白龙气、湛蓝水光与青灰碑气交融的景象,正在默默滋养着整个长平大地的文脉。戒赌碑散发出的正道之光,也格外温暖有力。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科级帝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