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物项”管制的危机虽暂告段落,但那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未真正消失,只是被暂时移开。李默深知,贝法资本及其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因一次受挫而放弃,他们只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个更致命的时机。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危险的,真正的安全,必须建立在自身无可替代的价值和牢不可破的联盟之上。
“‘星火’计划,必须加速。”在一次默资本核心层闭门会议上,李默斩钉截铁地定下基调。“星火”,是他为应对未来更严峻挑战而构思的终极方案——构建一个以默资本为核心,联合国内在高端传感、精密制造、工业软件、特种材料等关键领域拥有独特技术优势的“隐形冠军”企业,形成的深度技术协同与供应链保障联盟。这个联盟不追求规模最大,但要求技术最硬、协同最深、信任最固,如同散布的星火,能在寒冬中彼此温暖,亦能在需要时聚成燎原之势。
目标名单早已在李默心中,都是些规模或许不大,但在各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公司,例如专精于极端环境下的微型传感器、拥有独特金属3D打印工艺、或是掌握了某种关键化学气相沉积涂层技术的企业。与这些企业打交道,远非简单的资本并购或商业合作所能涵盖,需要的是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对产业规律的共同认知,以及超越利益的理想共鸣。
李默亲自带队,开始了密集的“访贤”之旅。没有前呼后拥的排场,只有轻车简从的技术团队。行程低调而务实,深入一座座位于产业园区深处甚至郊县的小型工厂和实验室。
在一家专注于水下机器人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公司,创始人是一位醉心技术、不善言辞的老工程师。李默没有谈论估值和市场份额,而是与他在嘈杂的测试车间里,讨论了整整三个小时关于“深海环境下压力传感器信号漂移的动态补偿算法”问题,并基于“技术预研”的模糊感知,提出了一个让老工程师眼前一亮的优化思路。
在一家掌握着独特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企业,李默面对对方因曾与国外巨头合作受挫而筑起的心防,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坦诚分享了默资本在应对国际专利诉讼和“337调查”中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一个“风险共担、技术共享、市场共赢”的联合研发模式框架。
这些拜访,并非每次都能立刻达成协议。有些创始人需要时间权衡,有些则对深度绑定心存疑虑。但李默展现出的专业、诚意以及对产业未来的共同愿景,如同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这些专注于技术的企业家中激起了涟漪。信任,在一次次深入的技术交流和坦诚的利益探讨中,悄然孕育。
就在李默奔波于各地,为“星火”联盟殚精竭虑之时,一场针对他个人的、更加隐蔽的风暴,正在互联网的阴影角落里悄然酝酿。
这一次,攻击的源头更加难以追溯,手法也更加“高级”。不再是无脑的污言秽语,而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深度分析”和“合理质疑”。
几篇署名不同,但文风相似、逻辑缜密的“调查文章”开始在某些特定的金融圈层和科技论坛流传。文章没有直接攻击默资本的技术或商业模式,而是将矛头对准了李默本人那“不合常理”的崛起速度。
文章旁征博引,从行为金融学、创业概率学等角度,“理性”分析了一个被裁员的普通白领,如何在短短一两年内,不仅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更掌握了远超其过往教育和工作背景的、横跨多个硬科技领域的“深度技术知识”和“精准战略眼光”。文章暗示,这背后可能存在“未披露的特殊资源支持”或“难以言说的信息优势”,甚至影射其可能与某些“神秘资本”或“特殊背景”有关。
这些文章,通篇不带一个脏字,却比张涛那拙劣的谣言更具杀伤力。它们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天才”和“奇迹”的本能怀疑,在李默那近乎传奇的成功故事中,埋下了一颗颗猜忌的种子。它们不寻求大众的认同,只意在影响那些能决定默资本未来命运的关键人群——顶级的投资人、潜在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乃至更高层面的观察者。
当陈律师将监测到的这些文章摆在李默面前时,李默的眉头深深皱起。他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阴险。这种攻击,瞄准的是他个人信誉的根基,是他一切成就的“合法性”。如果这种猜忌蔓延开来,不仅会动摇“星火”联盟潜在伙伴的信心,更可能引发监管层不必要的关注,甚至影响国家联盟对他的信任。
“查得到源头吗?”李默的声音很冷。
“非常困难。”陈律师摇头,“文章通过层层代理和加密方式发布,写手水平很高,对金融和科技领域都非常熟悉,显然是专业人士操刀。背后的金主……指向几个海外的基金会和媒体机构,与贝法资本的关联若隐若现,但无法直接证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无敌神豪系统你想要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无敌神豪系统你想要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