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冰冷的扫描波动后,营地笼罩在一种无形的、粘稠的压抑之中。每一次风吹草动,每一次仪器读数异常,都会引来片刻的死寂与警惕的目光。他们不再是被动的逃亡者,也并非主动的探索者,而像是被放置在显微镜下的标本,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记录、被分析。
这种无处不在的、被窥视的感觉,足以侵蚀最坚强的意志。
希望依旧存在,但更像是在厚重冰层下艰难流淌的暗河。临时营地的建设并未停止,但气氛沉默了许多。人们依旧工作,但眼神中少了初来时的光彩,多了几分麻木与隐忧。
核心团队内部,分歧也开始悄然滋生。
陈锋的态度最为激进。“我们不能坐在这里等死,或者等着那个什么‘播种者’来决定我们的命运!”他在一次会议上重重捶打着临时拼凑的木桌,声音压抑着怒火,“既然那个‘空白区’下面有东西,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进去!看看它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
“鱼死网破?”凌霜的声音冷得像冰,“拿什么拼?我们甚至不清楚敌人的实体是什么,在哪里。那次扫描已经证明,我们和它们之间的规则层级差距如同天堑。贸然强攻,除了让我们这最后的火种彻底熄灭,不会有任何结果。”
她主张更加谨慎的潜伏和观察。“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找出‘播种计划’的漏洞。苏婉的分析和星袍长者的感应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应该继续从规则层面寻找线索,而不是去硬碰一个明显是陷阱的节点。”
苏婉夹在两者之间,身心俱疲。她既要安抚陈锋的躁动,又要支持凌霜的理性,同时还要承受那沉寂的日志碎片和被动信标数据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她时常在深夜惊醒,脑海中回荡着“最终回收”和“播种计划”这几个词,仿佛有冰冷的蛇缠绕在心脏上。
星袍长者则更加沉默,他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与这个世界底层规则的微弱沟通中,试图捕捉更多关于“印记”的信息,或者再次激发那枚星尘晶体的反应,但都一无所获。那次的共鸣,仿佛只是一次意外的火花。
段落二:晶体的异动与破碎的指引
转机,在一个平静得令人窒息的午后,悄然降临。
苏婉正在帐篷内试图对信标数据进行新一轮的模型重构,星袍长者在旁静坐冥想。那枚被星袍长者置于两人之间、一块平滑岩石上的星尘晶体,在没有任何外力影响的情况下,突然再次自发地散发出了微光!
这一次,不再是涟漪状的波动,而是从其内部投射出无数细碎、闪烁的光点,在空气中交织、凝聚,形成了一幅极其简陋、却清晰无比的示意图!
示意图的核心,是一个巨大的、如同根须般深深扎入地底的塔状结构轮廓,旁边标注着他们无法识别、但意念中却能理解的含义——【共鸣尖塔】。
从【共鸣尖塔】延伸出三条模糊的、断断续续的虚线,指向远方。其中两条虚线在中途便彻底消散,不知所踪。唯有第三条虚线,顽强地延伸向一个方向,并在尽头标记了一个不断闪烁的、代表“安全”或“入口”的符号。
与此同时,一股微弱但熟悉的意念波动,夹杂着大量噪音,断断续续地传入苏婉和星袍长者的脑海:
【…规避…主控节点(空白区)…高维监视…】
【…尖塔…子系统…规则夹缝…接入点…】
【…路径…唯一…稳定…风险…未知…】
【…时间…不多…印记…活化…】
信息流戛然而止,空气中的示意图也如同耗尽了能量般瞬间崩散。那枚星尘晶体上的光芒彻底熄灭,表面甚至出现了几道细微的裂纹,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
苏婉和星袍长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惊与一丝决然。
林砚(或者说他留下的最后印记)在沉寂多日后,竟然以这种近乎自我毁灭的方式,为他们指明了一条可能的出路!他不是指引他们去攻击核心,而是指向了一个看似边缘的“子系统”——【共鸣尖塔】。
“他是在告诉我们,硬闯控制节点是死路,但这个‘共鸣尖塔’,或许因为其位于‘规则夹缝’,可能存在监视盲区,是我们了解甚至影响这个‘播种计划’的唯一机会!”苏婉快速分析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星袍长者凝重地点头:“‘印记活化’……这或许意味着,随着我们停留时间推移,或者我们自身的成长,那个烙印在我们存在基础上的监控印记会越来越清晰,直到我们完全暴露,触发那‘最终回收’。”
新的发现,带来了新的方向,也带来了新的争论。
将【共鸣尖塔】的示意图和破碎信息在核心团队中公布后,陈锋虽然对不能直接攻击核心感到失望,但至少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态度转为支持。“有个地方去,总比在这里瞎猜等死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规则重构:规则编织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规则重构:规则编织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