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小区门口的树荫下,给陈谨打了个电话。电话响了两声就通了,陈谨的声音还是像以前一样沉稳:“晓啊,隆安那边情况咋样?”
“陈主任,出急事了。”林晓的声音比刚才急了些,“向阳里小区的外墙裂了大缝,最长的有6米,墙皮随时可能掉下来,涉及二十多户人,可住建局因为高县长没批维修款,一直没动静。我昨天约高明参加议事会,他也没同意,现在居民都慌了,我怕再拖下去要出人命。”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陈谨的声音:“查‘躺官’,最关键的就是抓‘现场危机’——这裂缝就是最好的证据。你把照片、视频,还有张桂兰记的维修申请记录,一起发给省纪委,重点说清楚‘拖延已经造成安全隐患’,再提一句前作医保案的教训——当初就是因为拖,才让老百姓受了苦,现在不能重蹈覆辙。”
林晓眼睛一亮,赶紧说:“我明白了!我现在就整理材料发过去。”
“还有,”陈谨补充道,“别只发材料,给省纪委的同志打个电话,把情况说具体点——比如有多少老人住在这里,裂缝有多危险,让他们知道这不是‘小事’,是‘民生安危大事’。前作我们查医保案,也是靠‘具体的民生苦’打动了上级,这次一样。”
“好,我马上办。”林晓挂了电话,心里的慌乱少了些,多了几分笃定。她回到张桂兰身边,把陈谨的建议说了一遍,然后打开手机,开始整理举报材料——先写清楚向阳里的基本情况,再附上裂缝的照片和视频链接,接着抄上张桂兰本子里的维修申请记录,最后特别注明“涉及7名老年住户,墙皮随时可能坠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张桂兰站在旁边看着,手里还攥着那个小本子,指腹一遍遍摩挲着“2月10日,回复‘招商忙,缓一缓’”那行字,心里又气又急:“高县长要是能把招商的心思分一点在民生上,也不至于让墙裂成这样。”她想起前作医保案时,那些为了报销跑断腿的老人,想起林晓当时说的“医保基金是救命钱”,现在才明白——不光是钱,安全也是老百姓的“救命需求”,一样不能拖。
“材料发出去了。”林晓收起手机,对张桂兰说,“我刚给省纪委的同志打了电话,他们说会尽快看,让我们先做好居民的安抚工作,别让大家慌。”她顿了顿,看向3号楼的裂缝,“咱们再去跟居民说一声,这几天尽量别在楼底下逗留,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有啥情况随时跟我们联系。”
两人又挨家挨户去说——敲开1号楼王大爷家的门,提醒他“别让孙子靠近窗户”;去2号楼李婶家,李婶刚从医院回来,听说墙裂了,脸色更白了:“这要是塌了,我这身体可经不起折腾。”林晓握着她的手说:“婶子,你放心,我们已经报上去了,很快就会有消息,这几天你就在屋里待着,有事儿给我打电话。”
一圈走下来,太阳已经升到头顶,初春的风还是有点凉,吹在脸上,带着墙皮的灰味。林晓和张桂兰站在小区的空地上,看着那些来回走动、眼神焦虑的居民,心里都沉甸甸的。
“林组长,你说省纪委能尽快派人来吗?”张桂兰轻声问,语气里带着期盼。
林晓点点头,目光落在3号楼的裂缝上——阳光正好照在裂缝上,把那些松动的墙皮照得发亮,像随时会掉下来。“会的。”她说,声音很肯定,“前作医保案时,省纪委也是第一时间介入,因为他们知道,民生的事不能等。这次也一样,这裂缝关系到二十多户人的安全,他们不会不管。”
正说着,林晓的手机响了,是省纪委的回复短信:“材料已收到,已安排工作组关注,明日将派专员赴隆安核实情况,请协助做好现场取证。”
林晓赶紧把短信给张桂兰看,张桂兰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嘴角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太好了!终于有消息了!”她掏出围裙兜里的小本子,在最后一页写下:“2月28日,墙皮裂缝危机,报省纪委,回复明日派专员核实。”写完,她抬起头,看着3号楼的裂缝,心里默默祈祷:“可千万别出事,再撑一天,就一天。”
喜欢反腐深渊回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反腐深渊回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