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张主任您可来了!”是住在3号楼的老周,他穿着件洗得发蓝的夹克,袖口卷到胳膊肘,正站在单元门口朝这边挥手,声音里带着慌。张桂兰脚步一顿,眉头立刻皱起来:“老周,咋了?又出啥事儿了?”
林晓跟在后面,顺着老周指的方向看过去——3号楼的外墙,从三楼张大妈家的窗台往下,斜斜裂了一道缝。那缝不算宽,但长得吓人,一直延伸到一楼的墙根,像谁用刀在墙上划了道深褐色的伤疤,风一吹,裂缝边缘的墙皮簌簌往下掉灰。
“今早我开门倒垃圾,抬头就看着了!”老周快步走过来,手还在微微抖,“这缝昨天还没有呢,咋一夜就裂这么长?我家就在二楼,正对着这缝,晚上睡觉都不敢靠近窗户!”他说着,往楼上指了指,“张大妈家更悬,窗台底下就是裂缝,她今早想开窗通风,手刚碰到窗框,就掉下来一块墙皮,差点砸着脚。”
张桂兰的脸一下子沉了,快步走到墙根下,仰着头往上看。她的碎花围裙被风掀起来一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蓝布衬里,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围裙边角,指甲缝里还沾着昨天帮王大爷修水管蹭的灰。“怎么会裂这么快?”她喃喃地说,声音有点发颤,“上个月我就跟住建局反映过墙皮松动,他们说‘等县长批维修款’,这都等了一个月,没等来维修,倒等来了这么大一道缝!”
林晓也走到墙下,抬头时,一片细碎的墙皮正好落在她的帆布包上。她伸手捻起那片灰,指尖传来粗糙的颗粒感——这墙皮已经脆得像饼干,稍微用力就能捏碎。她掏出手机,打开相机,从下往上慢慢拍:先拍裂缝的整体长度,再聚焦裂缝边缘的松动墙皮,最后给那些簌簌掉灰的地方拍了特写。镜头里,阳光把裂缝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刻在这栋住了三十年的老楼上。
“林组长,你看这咋弄啊?”张桂兰转过头,眼神里带着无助,“这墙要是塌了,3号楼住了二十多户人,还有好几个老人孩子,可咋整?”她想起昨天去县政府,高明那句轻飘飘的“让住建局派人去”,心里就堵得慌——派谁去?什么时候去?这裂缝可不会等“派人”的功夫。
林晓没立刻回答,还在对着裂缝拍视频,嘴里轻声念着细节:“3号楼外墙,裂缝长度约6米,从3层窗台延伸至1层墙根,墙皮多处松动,存在坠落风险,涉及住户21户,其中老年住户7户……”她的声音很稳,但握着手机的手却没放松——前作查办医保案时,她见过太多“拖延”酿成的苦果:刘大妈为了凑药钱挪走孙子的书包钱,李大爷因为报销拖延断了降压药,那些画面和眼前这道裂缝重叠在一起,让她心里发紧。
“我去叫张大妈下来,她吓得早饭都没吃。”老周说着就要往楼上跑,却被张桂兰拦住了:“别叫了,让她在屋里待着,别再靠近窗户。”她转头看向林晓,“林组长,咱们再去别的楼看看,别就这一栋有问题。”
两人绕着小区走了一圈,心越沉越低——除了3号楼,1号楼和2号楼的外墙也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只是没3号楼那么长、那么深。住在1号楼的王大爷正好拄着拐出来晒太阳,看到他们,慢慢走过来:“张主任,你们也来看墙皮啊?我这几天就觉得不对劲,夜里总听见墙皮掉下来的声音,像下雨似的。”他指了指自家窗户下面,“你看,这儿也裂了道小缝,我让孙子离远点,可孩子小,总爱往窗边跑。”
林晓蹲下来,跟王大爷平视,声音放软:“大爷,您别担心,我们已经在想办法了。这几天您和孙子尽量别靠近外墙,有啥情况随时给张主任打电话。”王大爷点点头,叹了口气:“姑娘,不是我们怕,是这房子太老了,经不起折腾。去年8月就说要改造,到现在快8个月了,啥动静没有,倒是等来了这么大的裂缝——高县长总说忙招商,可招商再忙,也不能不管我们这些老骨头的死活啊。”
这话像根针,扎在林晓心里。她想起昨天在县政府门口看到的“招商引资洽谈会”横幅,想起高明穿着笔挺西装迎客的样子,再看看眼前这些开裂的墙、焦虑的老人,心里的火气往上涌,却又被她压了下去——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得赶紧找证据,让上面知道向阳里的危机。
“张主任,你还记得上个月给住建局递的维修申请吗?”林晓站起身,问张桂兰。张桂兰点点头:“记得,1月15号递的,当时住建局的人说‘得等高县长签字才能批款’,我追问过两次,他们都说‘县长忙,再等等’。”她从围裙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翻开泛黄的纸页,上面用圆珠笔写着密密麻麻的记录:“1月15日,递3号楼墙皮维修申请;1月22日,追问,回复‘等县长批’;2月10日,再追问,回复‘招商忙,缓一缓’……”
林晓接过本子,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每一笔都记着居民的焦虑和政府的推诿。她掏出自己的笔记本,把这些记录抄下来,又附上刚才拍的裂缝照片和视频,心里有了主意——得找前作的搭档陈谨问问,这种“拖延导致危机”的情况,该怎么快速推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反腐深渊回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反腐深渊回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