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方案通过,一场史无前例的“西部大开发”2.0版启动
京城,红墙深处。
一间没有任何多余陈设的办公室里,空气安静得能听见窗外梧桐叶飘落的沙沙声。
《内部参考》的清样,就那么平摊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坐在桌后的老人,穿着一身半旧的中山装,头发已经花白,但腰背依旧挺直如松。他已经保持着同一个姿势,看了那篇文章足足十分钟。
没有批示,没有言语,甚至连手指都没有敲击一下桌面。
站在一旁,连呼吸都刻意放缓的秘书,却感觉到了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沉重压力。他知道,老人的沉默,比任何雷霆之怒都更有分量。
那篇署名“楚天雄”的文章,像一柄尘封了十年的利剑,带着西部高原的沙尘与寒气,穿透了红墙的阻隔,直接呈现在了这片权力中枢的案头。
“罪臣楚天雄”,这四个字,本身就是一篇惊心动魄的檄文。
老人终于动了。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没有落在秘书身上,而是投向了墙上那幅巨大的华夏地图。他的视线,从富饶的东部沿海,一路向西,越过中原腹地,最终停留在那片广袤的、占据了半壁江山的黄色区域。
“一个,差点被人从肉体上消灭。”
老人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
“一个,十年前就被人从名册上抹去。”
他伸出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一根手指,仿佛连接着两个相隔千里的灵魂。
“一个年轻人,一个老疯子。一个要引水,一个要点火。他们倒是在西部,给咱们唱了一出好戏。”
秘书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听不出老人这话里的喜怒。
老人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负手而立。他高大的身影,在地图上投下一片广阔的阴影。
“他们想用一场刺杀,来堵住一个人的嘴,埋掉一个方案。结果,却炸出了一个楚天雄,喊出了几千万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老人转过身,目光终于落在了秘书脸上,那双历经风云的眼睛里,平静无波,却深不见底。
“你说,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秘书的后背,瞬间沁出了一层冷汗。他知道,自己该说话了。
“这件事的性质……极其恶劣。它说明,某些地方的利益板结,已经到了敢于公然挑战国家法纪和政治底线的地步。”
“是啊,板结了,就得敲碎。”老人淡淡地接了一句,他走回桌边,拿起那份清样,却没有在上面写字,而是将其小心地对折,放进了手边一个印着“绝密”字样的文件袋里。
“楚天雄的这封信,不发。”
秘书心里一沉。
“但是,”老人话锋一转,拿起桌上的红头电话,拨了一个短号,“把这份文件,以及‘9·28’专案组的全部调查报告,立刻印发给所有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发改、财政、国安、公安、军委的主要负责同志。今天晚上,我要听到他们的意见。”
挂断电话,老人看着窗外那片湛蓝如洗的秋日天空,久久不语。
片刻之后,他才再次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通知下去,‘引水灌田’方案,原则上通过。”
“原课题组,就地升级为‘国家西部经济内循环发展试验区’筹备办公室。从即日起,赋予该办公室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权。”
“让那把火,烧起来吧。”
“让东部的资本,西部的资源,还有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都到这把火里来烤一烤。”
“我倒要看看,最后能炼出什么金来。”
……
三天后,京城,“引水灌田”课题组临时办公室。
空气里,咖啡因、尼古丁和方便面汤料的味道,混合成了一种令人亢奋的、属于战壕的气味。
每个人都眼窝深陷,双眼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处在一种燃烧的状态。
博士小张的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经济模型已经推演了上百次,他身边的烟灰缸里,烟头堆成了小山。
水利部的冯姐,三天没合眼,她将整个西部的地质水文资料都刻进了脑子里,闭上眼就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等高线。
老刘更是把压箱底的人脉都翻了出来,一个又一个的电话打出去,软磨硬泡,威逼利诱,从各个部委的数据库里,抠出了一块又一块关键的数据拼图。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他们真的把那份庞大的、几乎要重做一遍的方案,给啃了下来。
当小张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将所有数据整合完毕,生成最终版方案时,他往椅背上一靠,感觉浑身的骨头都散了架。
“完了……”他沙哑地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哭腔。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一种虚脱后的寂静,笼罩了整个房间。
他们做到了。
他们把那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实。
就在这时,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再次响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