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他最近在拍卖会上搞得太过火,引起了会里很多老人的不满。他这么干,迟早要把我们所有人都拖下水!我手里有些东西,不敢拿出来,但我知道,肯定有人比我更大胆……”
信不告密,只泄愤。
信不举证,只暗示。
通篇都是一个失意者酸溜溜的抱怨和推卸责任的懦弱,完美符合刘金山的人设。这封信和那份冷静、客观、足以一击致命的视频证据放在一起,就像是两块来自不同地方的拼图,却能完美地拼凑出一个“真相”:江南会内部因分赃不均产生内讧,某个小角色(刘金山)心生怨恨,到处发牢骚,而某个真正掌握核心证据的大佬,则选择匿名举报,来个鱼死网破。
写完信,林默又通读了三遍,修改了几个用词,让语气显得更加粗俗和口语化。
一切准备就绪。
夜色已深,林默换上一身最不起眼的旧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走出了公寓。他没有开车,而是搭乘了两次地铁,横穿大半个城市,来到一家位于老城区的二十四小时网吧。
网吧里烟雾缭绕,充斥着泡面味和年轻人大呼小叫的嘶吼声。林默找了一个最角落的位置,用一张临时的身份证开了台机器。
他没有立刻操作,而是先打开了几个游戏网站,漫无目的地浏览了十几分钟,留下了足够多的垃圾访问记录。然后,他才用多重代理IP登录了一个国外的加密邮箱,将那个视频文件,作为附件,发送给了省纪委对外公布的举报邮箱。
邮件标题很简单:《关于江州市部分干部严重违纪违法线索的举报》。
正文只有一句话:证据在附件视频中,请查收。
点击发送。
看着屏幕上“发送成功”的提示,林默心中没有丝毫波澜。他格式化了U盘,拔下,用脚后跟狠狠地碾碎,扔进了网吧厕所的垃圾桶里。
做完这一切,他又去了另一条街的邮局,将那封打印出来的、没有署名的举报信,塞进了一个信封,贴上邮票,投进了墨绿色的邮筒。
收件地址,同样是省纪委。
两颗子弹,从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射向了同一个目标。
当林默悄无声息地回到自己的公寓,像个没事人一样开始研究《蟋蟀的冬季饲养要点》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点燃的这根导火索,燃烧的速度远比他想象的要快。
……
省纪委大楼,一间保密等级极高的办公室。
已是深夜,一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老者,刚刚结束一个会议。他就是上次在林默那份内参上,批下“此风不可长!”六个字的省纪委副书记,钱振华。
秘书将一份刚刚从技术部门转过来的“高危”邮件报告,放在了他的桌上。
“书记,这是一个来自境外加密邮箱的匿名举报,技术部门做了排查,来源无法追踪。附件是一个加密视频,已经解密,内容……十分惊人。”
钱振华的眉头皱了起来。他见的多了,这种匿名举报,百分之九十都是捕风捉影,甚至是恶意中伤。
他点开视频。
画面有些晃动,显然是偷拍,但画质却异常清晰。江南会所那奢华的包厢,那一张张在省内新闻上熟悉的面孔,还有那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城南旧改项目最终规划图”的字样。
周良安温文尔雅的声音从音箱里传来,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钱振华的心上。
“……起拍价,五千万!”
“六千万!”
“八千万!”
……
视频不长,只有十几分钟,却完整记录了一场触目惊心的权钱交易。城市的未来,国家的资产,就在这群人的谈笑风生间,被当成了商品,公开叫卖。
视频播放完毕,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钱振华的脸色,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铁青。他放在桌面上的手,因为用力,指节捏得发白。他想起了几十天前看的那份内参,想起了那个叫林默的年轻人对“新型政商关系”的论述。
当时,他觉得那只是理论上的警示。
此刻,他才知道,现实,远比文字描述的,要丑陋和猖狂一百倍!
“砰!”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另一位工作人员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刚刚拆开的信封。
“钱书记,刚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也是关于江州周良安的,内容与视频能形成初步印证!”
钱振华接过那封充满了怨气的信,一目十行地看完。
视频是铁证,是刀。
而这封信,则是动机,是背景。
一个完美的证据闭环,形成了。
钱振华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中所有的怒火都已消失,只剩下冰冷的、不带一丝感情的决断。
他拿起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老吴,是我。”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惊蛰’计划,提前启动。通知行动组,两个小时后,全体集合。目标,江州,江南会。”
喜欢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