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休整后,队伍在叶青的指引下,继续向狼嚎峪深处艰难跋涉。每一步都异常困难,需要不断用砍刀劈开拦路的藤蔓和灌木,需要小心翼翼地在湿滑的岩石和松软的腐殖层上保持平衡。
终于,在日头升至中天时,他们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地点——一处位于半山腰的天然洞穴群。主洞口被茂密的爬山虎和乱石遮掩,极其隐蔽。洞内空间虽然不算特别宽敞,但足够容纳所有人员,并且有数个相连的侧洞和小型通风口,可以分散居住,避免过于集中。
“就是这里了。”叶青站在主洞口,终于微微松了口气。
安营扎寨的工作立刻展开。这一次,无需再布置虚假的痕迹,所有工作的核心都围绕着“隐蔽”与“生存”。战士们砍来树枝和茅草,巧妙地加固洞口伪装;在洞穴深处挖掘渗水坑,解决饮水问题;收集干燥的苔藓和枯叶,铺设睡铺;开辟出专门的炊事区,并设计了分散、引导烟雾的简易装置,确保生火时炊烟能被最大限度地打散和吸收。
叶青没有休息,她拖着伤腿,带着几个骨干,仔细勘察了洞穴群周围的地形。她在几条关键的小径和可能的接近路线上,设置了更加精巧和致命的陷阱和预警装置——不仅仅是绊索,还有利用重力坠落的尖木桩、伪装巧妙的捕兽夹(部分来自缴获),以及利用 hollow树干制作的、触动后会发出巨大声响的“警锣”。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她指着沙盘上标注的几个点,“设立固定暗哨,视野要覆盖所有可能的进攻方向。哨位必须轮换,每两个时辰一换,绝对不能暴露。”
“另外,组织狩猎小组和采集小组。栓子,你负责。熟悉山林的人带队,寻找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野菜、野果、蘑菇,还有猎物。记住,不准开枪,只能用弓箭、绳索和陷阱。行动范围控制在营地周边五里内,绝对不准超出!”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将生存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在内。狼嚎峪的新营地,像一颗被深深埋入地下的种子,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开始顽强地扎根。
几天后,外出侦察的栓子带回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他们在狼嚎峪的边缘地带,发现了日军搜索队活动的痕迹——新鲜的脚印、丢弃的烟头,甚至还有军犬的粪便。鬼子果然没有放弃,他们的搜索网正在向狼嚎峪延伸,只是受制于复杂的地形,进度缓慢,如同盲人摸象。
“看来,小林是铁了心要找到我们。”赵旭日看着沙盘上栓子标注出的日军大致活动区域,眉头紧锁。
“他们不敢深入,至少不敢大规模深入。”叶青分析道,“这里的地形对他们不利。但他们可以封锁外围,困死我们。”
“我们的存粮不多,药品更是紧缺。”周瑶补充道,语气沉重。长时间的转移和战斗,消耗了大量储备,而狼嚎峪的物产,远不足以支撑近三百人长期消耗。
一股无形的压力,再次笼罩在新生的营地上空。生存,不仅仅要躲避追兵,更要与饥饿、伤病和这严酷的自然环境斗争。
一天深夜,叶青独自一人坐在主洞口附近的一块大石上,望着洞外漆黑如墨的森林。右腿的旧伤在阴冷天气里隐隐作痛,但她似乎毫无所觉。周瑶轻轻走到她身边坐下。
“在想什么?”周瑶问。
叶青沉默了片刻,缓缓道:“被动躲藏,终非长久之计。鬼子可以等,我们等不起。”
周瑶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
“狼嚎峪是我们的盾,但不能只是盾。”叶青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冰冷,“我们还需要一把能刺出去的刀。鬼子在外围搜索,兵力必然分散。我们可以……主动出击,敲掉他们的小股部队,获取补给,同时告诉他们,躲进狼嚎峪的,不是待宰的羔羊,而是能咬断他们喉咙的狼。”
周瑶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那属于“暗刃”指挥官的冷冽火焰,知道那个熟悉的叶青,正在这片更为险恶的土壤中,彻底复苏。抗日团在狼嚎峪的日子,注定不会只是沉默的蛰伏。
叶青的话,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抗日团核心层的心中漾开层层涟漪。被动挨打、苟延残喘的日子,每个人都已受够。狼嚎峪提供了屏障,但也像一座无形的牢笼。若不能主动撕开一个口子,最终的结局恐怕仍是坐以待毙。
“我同意叶青的看法。”赵旭日率先表态,拳头轻轻砸在粗糙的岩石桌面上,“必须打出去!哪怕只是敲掉鬼子一两颗牙齿,也能让他们知道疼,不敢肆无忌惮地压缩我们的空间。”
周瑶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叶青和赵旭日:“主动出击,我支持。但原则必须明确:第一,目标必须是孤立、易歼灭的小股敌人,快进快出,绝不恋战;第二,首要目标是获取我们急需的物资,尤其是药品和盐;第三,行动必须绝对隐蔽,不能暴露狼嚎峪核心营地的位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干死小日本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干死小日本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