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空气仿佛都带着紧绷的电荷。苏暮雨在得知自己身处监控之下后,迅速在公司安全部门和律师的指导下行动起来。她更换了所有的密码,使用了加密通讯软件,并尽量避免在非安全环境下讨论敏感业务。凌空提供的、经过“净化”的信息,帮助公司安全团队更快地锁定了几个内部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外部渗透点,反制措施悄然展开。
然而,克罗诺斯科技显然不是易与之辈。对手在察觉到自己的行动可能暴露后,非但没有收敛,反而采取了更激进、也更隐蔽的策略。
、“‘陷阱’的獠牙:精心策划的‘泄密’与信任考验”
一周后,一个看似普通的周一。苏暮雨刚结束一个内部会议,她的直属上司,亚太区副总裁詹姆斯·李,一个精明能干的新加坡籍华人,面色凝重地把她叫进了办公室。
“苏,我希望你能诚实地告诉我,”詹姆斯将平板电脑推到她面前,上面显示着一封匿名邮件的截图,邮件内容赫然是苏暮雨团队即将提交的一份关键投标方案的部分核心数据和定价策略!“这份东西,是怎么流出去的?”
苏暮雨的心猛地一沉,血液仿佛瞬间冻结。这份标书关系到公司能否拿下新加坡政府一个至关重要的智慧城市项目,是区域总部立足的根本。泄密意味着不仅项目可能失败,公司声誉将遭受重创,她个人更是首当其冲,面临开除乃至法律诉讼。
“这不可能!”苏暮雨强自镇定,“这份标书的最终版本只有我、您和核心团队的三人有权限。而且我们一直严格遵守保密协议……”
“邮件是直接发给克罗诺斯亚太区CEO的,”詹姆斯打断她,眼神锐利,“发送时间显示是上周五晚上。技术部门追踪到一个无法溯源的IP,但邮件正文里,提到了一个只有我们内部才使用的项目代号‘凤凰’。”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而且,有同事反映,上周四晚上,很晚了,看到你独自在办公室,行为有些……异常。”
这明显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不仅伪造了泄密证据,还安排了“目击证人”,将矛头直指她这个新来的、急于做出成绩的负责人。巨大的压力和冤屈感瞬间袭来,苏暮雨感到一阵眩晕。她知道,在这种“证据”面前,单纯的辩解苍白无力。
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凌空。在巨大的危机和孤立无援的时刻,他成了她唯一能完全信任和依靠的堡垒。她利用加密通讯,简要而克制地将情况告知了凌空。
“我被陷害了。标书泄密,指向我。需要帮助。”信息简短,却透着风雨欲来的沉重。
、“‘联手’的破局:数据掘金与心理博弈”
上海,凌空收到信息时,正在实验室进行一组关键的仿真测试。他立刻暂停了所有工作,眼神变得无比锐利。愤怒和担忧在他心中翻涌,但更多的是高速运转的冷静。他知道,此刻任何情绪化的反应都于事无补,他需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武器——逻辑和数据,来帮助苏暮雨破局。
他没有去追问细节,而是直接切入核心:“我需要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所谓泄密邮件完整的元数据(发送时间、路由等)、那个内部项目代号‘凤凰’的使用记录和知情范围、声称看到你的同事的详细信息及时间点、以及上周四晚上你个人设备和大楼门禁、内部监控(如果可能获取)的所有活动日志。”
他的思路清晰得可怕,像一台精密的仪器,瞬间规划出了多条反击路径。苏暮雨立刻协调公司内部信任的IT和安全人员,顶着压力,开始搜集这些信息。她知道,这是在刀尖上行走,任何不当行为都可能被解读为毁灭证据,但她选择毫无保留地信任凌空。
凌空在收到第一批数据后,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他调动了所有的计算资源和分析能力。他不再是那个沉浸在理论世界的科学家,而像一位在数字战场上抽丝剥茧的侦探。
· 时间线重构: 他对比了泄密邮件的发送时间戳、苏暮雨设备的活动记录、大楼门禁和内部监控(安全部门有限度地提供了一些模糊信息)。发现了一个关键矛盾:邮件发送的精确毫秒级时间点,与苏暮雨手机连接公司Wi-Fi记录、以及监控中她离开工位去茶水间的短暂时间窗口,存在无法解释的微小重叠,这需要极高的操作精准度,更像脚本行为而非人为。
· 行为模式分析: 他分析了那个作证同事过往的邮件往来、项目参与记录(通过苏暮雨能接触到的内部信息),发现此人与克罗诺斯公司的一个中层管理者,曾就读于同一所海外大学,虽然明面上没有直接联系,但存在潜在的社会关系网络交集。
· 元数据追踪: 他对泄密邮件的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虽然IP经过多次跳转和伪装,但在某个不起眼的中继节点,留下了一个极其微小的、与已知的克罗诺斯用于其他网络活动的一个基础设施的配置特征相符的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