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暮雨抵达新加坡后,迅速投入了紧张而充满挑战的新工作。建立区域总部如同在一片未知海域航行,充满了机遇,也暗藏着礁石。她与凌空的“抗异地恋”计划执行得不错,每天的视频通话,定期的虚拟约会,以及凌空计划中的首次探望,都像坚固的缆绳,连接着相隔两地的心。然而,平静的海面之下,暗流开始涌动。
、“‘异常’的视线:如影随形的被窥探感”
起初,只是些微妙的、几乎可以归咎于敏感的不适感。
苏暮雨发现自己无论是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店买早餐,还是在午休时独自在滨海湾散步,总感觉有一道若有若无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当她猛地回头,却只看到行色匆匆的路人或游客陌生的面孔。
她使用的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偶尔会在深夜她独自加班时,风扇莫名地高速运转片刻,屏幕轻微卡顿,但很快又恢复正常。IT部门检查后表示一切正常,可能是系统自动更新或后台进程。
还有一次,她与凌空视频时,随口提到第二天要去见一个比较难缠的潜在客户。结果第二天见面时,对方似乎对她的底牌和让步空间了如指掌,谈判异常艰难,最终结果远低于预期。
这些琐碎的“巧合”和“感觉”堆积起来,让苏暮雨心中的不安逐渐放大。她不是疑神疑鬼的人,但在异国他乡,肩负重任,这种失去掌控的感觉让她脊背发凉。她在一次与凌空的例行视频中,略带疲惫地提到了这些“怪事”。
“可能是你太累了,压力大。”凌空在屏幕那头,眉头微蹙,理性地分析,“新加坡治安很好,公司安保也应该没问题。至于电脑……或许是兼容性问题。”
苏暮雨点了点头,没有深究,她也希望是自己多心了。
然而,凌空在结束通话后,却没有立刻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他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苏暮雨描述的情况,尤其是电脑的异常和商业信息的疑似泄露,背后或许并非简单的巧合。他没有声张,但一种保护欲和探究心被悄然点燃。他开始利用自己的技术背景,在网络上匿名搜集与苏暮雨所在公司、乃至其竞争对手相关的公开信息,试图寻找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
、“‘黑手’的浮现:竞争阴影与不择手段的对手”
凌空的调查起初并无头绪。直到某天,他在浏览一个需要特定权限才能访问的、讨论商业情报的匿名技术论坛时,一个不起眼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帖子含糊地提到了某家正在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的中国科技公司(描述与苏暮雨的公司高度吻合),并暗示有“内部渠道”可以获取其核心商务动态,甚至提到了“社交工程”和“非对称监控”等字眼。
凌空的神经瞬间绷紧。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网络追踪和数据分析能力(这些技能在科研中用于信息检索和模式识别,此刻被用于了非传统领域),小心翼翼地顺藤摸瓜。经过几个深夜的奋战,他骇入了一个防护相对薄弱的中转服务器(此举游走在法律边缘,但他顾不上了),获取了一些碎片化的日志信息。
拼凑起来的信息指向了一个令人心惊的事实:确实有一个组织在针对苏暮雨所在的新加坡分公司进行有计划的商业情报窃取和干扰活动。而这个组织的背后,隐约指向一家与苏暮雨公司存在直接激烈竞争关系的欧洲企业——克罗诺斯科技(Kronos Tech)。更让凌空感到寒意的是,日志中出现了针对“Su Mu Yu”个人行程的查询记录,以及尝试渗透其电子设备的痕迹。
对方的手段专业且隐蔽,不仅限于网络攻击,似乎还包括了线下物理层面的监控。这意味着,苏暮雨感受到的“视线”,很可能真实存在。她的安全,正受到威胁。
、“‘监控’的反制:凌空的越界守护与苏暮雨的震惊”
凌空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他掌握了关键信息,但这信息来源于非法的黑客手段,无法直接作为证据告知苏暮雨或报警。他既担心打草惊蛇,让对手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又无法坐视苏暮雨暴露在危险之中而无动于衷。
最终,保护苏暮雨的念头压倒了一切。他做出了一个大胆且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决定。他编写了一套极其隐蔽的防护和反向监控程序,伪装成普通的系统更新文件,在一次视频通话时,利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漏洞,远程安装到了苏暮雨的公司笔记本电脑和私人手机上。这套程序可以检测并阻止大多数已知的间谍软件,同时,在检测到异常访问或特定关键词(如“克罗诺斯”、“Kronos”、“监控”、“Su”)时,会悄无声息地记录操作痕迹并加密发送到凌空指定的一个安全服务器。
同时,他匿名联系了新加坡一家信誉良好的私人安保公司,以“担心商业竞争对手采取不当手段”为由,聘请了专业的反监控侦察人员,对苏暮雨的公寓和日常通勤路线进行了一次秘密的、非侵入性的安全评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