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烦啊,都不知道该怎么选。机会难得,可是……我又舍不得他。”苏晓晓托着腮,眉头皱成了“川”字。
苏暮雨站在情感和经验的角度,温和地开导她:“晓晓,机会确实很难得。感情如果足够稳固,应该能经得起短暂的考验。你可以和男朋友好好沟通一下,看看他的想法……”
“可是万一呢?半年时间也不短呢。”苏晓晓依然犹豫。
这时,一直安静旁听的凌空忽然开口了,语气是他一贯的冷静理性:“晓晓,我们可以尝试用决策矩阵来量化分析一下。”
“啊?决策矩阵?”苏晓晓愣了一下。
“嗯。”凌空拿起手边的平板电脑,打开一个笔记软件,“你把这次选择涉及的主要考量因素列出来,比如:职业发展、薪资提升、技能增长、感情稳定、个人生活适应性等等。然后,根据你的个人偏好,给每个因素赋予一个权重,比如职业发展对你最重要,权重是0.3,感情稳定是0.25……以此类推。”
他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画出简单的表格:“然后,针对‘接受外派’和‘放弃外派’两个选项,在每个因素下打分,比如1到5分。最后,将分数乘以权重,加总,看看哪个选项的总分更高。这不能替你做出决定,但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到每个选择背后的利弊权衡,避免完全被情绪左右。”
屏幕那头的苏晓晓听得目瞪口呆,连苏暮雨也有些惊讶地看着凌空,随即露出了了然和赞许的微笑。这确实是凌空式的思维方式,将感性问题理性化、结构化。
“凌空哥……你这也太……硬核了吧!”苏晓晓感叹道,但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兴趣,“不过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你等等,我拿个本子记一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凌空耐心地引导苏晓晓列出因素、分配权重、进行评估打分。苏暮雨也在旁边补充一些具体的考量细节。这个过程,本身就像是一次心理疏导和思路整理。
最终,分数计算出来,“接受外派”的选项略微领先。苏晓晓看着结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长长地舒了口气:“好像……心里清楚一点了。至少知道,从长远发展看,出去是更有利的。谢谢凌空哥!也谢谢老姐!我知道该怎么跟他谈了。”
视频通话结束后,苏暮雨笑着对凌空说:“没想到你还有当人生导师的潜质。”
凌空推了推眼镜,表情淡然:“只是提供一种分析工具。最终决定,还是取决于她自己对风险和收益的承受能力。”
但苏暮雨知道,他这种独特的、看似冷静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的理性分析,在很多时候,恰恰能刺破情感的迷雾,提供一种难得的清晰视角。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温柔。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湿润的空气带着清新的草木气息飘进屋内。小小的涟漪被抚平,家庭内部短暂的低气压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共同解决问题后的充实与温暖。凌空和苏暮雨在各自的轨道上深耕,会遇到瓶颈,会感到疲惫,但他们会用彼此的方式相互支持,共同面对。而他们的家,这个由爱意、理解与共同记忆构筑的空间,便是这一切最坚实的基底和最温暖的归宿。日子,就在这深耕与涟漪的交织中,平稳而坚定地向前流淌。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