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晓瞪大了眼睛:“空哥……你这也太……专业了吧?”
果然,没过几分钟,两个巡逻的警察就走了过来,径直到了那桌青年面前,严肃地说了几句。那桌人顿时蔫了,声音小了下去,很快结账走人。
赵强看得目瞪口呆,一拍凌空肩膀:“我靠!空哥!还是你牛逼!兵不血刃啊!我以为今天非得活动活动筋骨呢!”
苏晓晓也拍手笑道:“哈哈,空哥你现在是玩脑力的了!厉害厉害!”
凌空无奈地笑了笑,收起手机。他只是觉得,能用更聪明的方式解决问题,何必非要动用武力?不过看着赵强那一脸“学到了”的表情和苏晓晓的崇拜眼神,他觉得偶尔展现一下“技术宅”的独特处事方式,效果似乎也不错。
“‘搞笑场面’之二:家庭厨艺‘首秀’的灾难与温情”
在家闲来无事,凌空决定响应苏暮雨“好好吃饭”的叮嘱,同时也想给父母一个惊喜,决定亲自下厨做一顿晚饭。他的【厨艺】技能还停留在【初窥】阶段,但他自信凭借【精准计量】和【流程控制】能力,应该问题不大。
凌妈妈听说儿子要下厨,乐得合不拢嘴,但还是不放心地在旁边指导。
“儿子,肉丝要切均匀,先放料酒和淀粉抓一下……”
“妈,我知道,这叫‘上浆’,是为了锁住水分,保持嫩滑。”凌空一本正经地解释着烹饪原理,手上拿着厨房秤,严格按照菜谱称量着每一样调料。
凌妈妈:“……哦,对,上浆。”表情有点哭笑不得。
然而,理论和实践总有差距。尤其是在“火候”这种无法精确量化的玄学面前。凌空打算做一道经典的青椒肉丝。肉丝下锅时,油温似乎高了点,顿时噼里啪啦溅得到处都是,吓得他往后一跳。翻炒时,又因为担心不熟而多炒了一会儿,结果肉丝变得有些老。最后勾芡,水淀粉比例没掌握好,芡汁要么太稀,要么结成了块状。
最终,一盘色泽不算太诱人、肉丝略老、芡汁不均的青椒肉丝上了桌。凌空有些忐忑地看着父母。
凌爸爸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咀嚼了几下,然后用力点头:“嗯!好吃!我儿子做的菜就是香!”
凌妈妈也尝了一口,眼眶有点红:“是啊,我儿子长大了,都会做饭了。”
凌空自己尝了尝,客观评价:咸淡适中,但离“好吃”还有差距。他看着父母那夸张的、带着明显偏爱的满足表情,心里既好笑又温暖。他明白,这顿饭的味道如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份笨拙的心意。【家庭情感】经验值默默上涨。
“‘异步通信’的优化:找到节奏的思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凌空和苏暮雨逐渐找到了适合他们的“异步通信”节奏。他们不再强求固定的长时间视频,而是采用了更灵活的“碎片化”交流。
凌空会拍下飞云江的夕阳、妈妈做的精致小菜、甚至路上遇到的一只憨态可掬的土狗,随手发给苏暮雨。苏暮雨则会在讲座间隙,分享一张未名湖的荷花、一本好书里触动她的句子,或者吐槽一下北京难以适应的燥热。
这种分享不带压力,更像是一种“我在想你”的无声信号。凌空发现,这种看似不连续的交流,反而比刻意的长篇通话更能让他感受到苏暮雨的存在,仿佛她只是暂时去了另一个房间,随时会推门进来。
一次,苏暮雨分享了一张她在夏令营小组讨论中的照片,照片里她正在发言,眼神专注,自信从容。凌空看着照片,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危机感。照片里和她同组的几个男生,看起来也都十分优秀。他意识到,苏暮雨的世界正在不断扩大,而自己,必须也要加速奔跑,才能与她并肩。
这种念头没有让他焦虑,反而转化成了一种更积极的动力。他更加投入地学习,研究机器人项目,甚至开始思考一些更长远的规划。
“‘版本预告’:假期限定活动的开启”
七月中旬,苏暮雨的夏令营行程过半。凌空的生活也迎来一个小插曲。赵强神秘兮兮地找上门来:“空哥!大事!县里要搞个‘夏日文化广场’活动,有个‘科技嘉年华’板块,征集咱们本地大学生的项目展示!我帮你报名了!”
凌空一愣:“你帮我报什么名?”
“就你那个机器人啊!多酷!让咱飞云县的老乡们也开开眼!”赵强一脸“快夸我”的表情。
凌空本想拒绝,他习惯低调。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是个检验项目、收集真实用户反馈的好机会,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暑期实践。他点了点头:“行吧,我准备一下。”
于是,凌空的假期又多了一项任务:优化“小物流”的展示功能,让它更适合面向普通大众进行互动演示。他还拉上了正好放暑假在家、无所事事的苏晓晓,让她帮忙设计展板和宣传海报。苏晓晓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立刻进入了“艺术总监”模式。
飞云县的夏天,因为这个小项目,似乎变得更有趣了。
假期悠长,故事还在继续。凌空在飞云县的烟火气中,体验着与大学截然不同的慢生活,修炼着厨艺,处理着好友间的搞笑插曲,也通过一条条无形的网络线,维系着那份跨越千里的思念。他知道,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当夏天结束,他带回南京的,将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增长,还有对生活更深的体悟,和一份经过时间与距离考验的、愈发清晰的情感。而这个在飞云县举办的“科技嘉年华”,似乎也预示着,这个暑假的尾声,将会有一个小小的高潮。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