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短暂的寒假如同系统一次高效的休眠,凌空在飞云县享受着家的温暖,与父母围炉夜话,和赵强等老友短暂相聚,也通过屏幕与苏暮雨分享着各自家乡的年味。当春风再次吹绿江南岸,他带着被亲情和友情充满的电量,以及一份对重逢的隐隐期待,返回了熟悉的南京校园。
新学期的开始,总带着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校园里的草木萌发新芽,玉兰花苞点缀枝头,年轻的面孔们拖着行李归来,欢声笑语再次充盈林荫道。501宿舍门被推开时,熟悉的东北大嗓门立刻响起:“空哥!锐哥!我想死你们啦!”雷浩带着大包小包的家乡特产(主要是红肠和酸菜),给了凌空一个结实的熊抱。陈锐依旧淡定,但微微上扬的嘴角显示了他的好心情,他还带来了升级版的机械键盘,敲击声更加清脆悦耳。
“‘版本更新’:新课程的挑战与‘大神’的刺激”
大一下学期的课程表,难度和深度明显提升。《数据结构与算法》、《大学物理(电磁学)》、《电路原理》等硬核课程接踵而至。凌空的【学习驱动】被充分激发,他享受这种智力上的挑战。
尤其是《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门课,授课的是一位以严格和深度着称的教授。第一节课,教授就抛出了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要求用最优算法解决,并暗示这将是期末项目的重要参考。课堂上一片寂静,大多数新生还在消化问题本身。
凌空快速思考着可能的模型,而坐在他前排的一个陌生男生,却几乎在教授话音刚落时就举起了手,用清晰流利的语言,不仅指出了问题的核心,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算法思路,并简要分析了其时间复杂度和优劣。
教授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全班同学都向那个男生投去或敬佩或压力的眼神。
“他叫楚云帆,听说高中就拿过信息学国金,是这届的‘大神’。”下课后,有知情同学小声议论。
凌空看着楚云帆离开的背影,心中并未感到嫉妒,反而涌起一股强烈的兴奋感。这就像在游戏中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激发了他全部的斗志。【竞争意识:初窥(40/500)】悄然点亮。他意识到,大学的舞台更大,身边的能人异士也更多,这不再是飞云一中的“局部最优”,而是全国精英的“全局竞技场”。他暗自将楚云帆设为了一个隐性的追赶目标。
“‘项目迭代’:机器人社的远征与团队磨合”
机器人社的“校园物流助手”项目,在上学期优化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参加华东地区高校机器人创意赛的资格。消息传来,社团一片欢腾。但这意味着更高强度的备赛和更复杂的团队协作。
指导老师任命凌空为项目组长,负责整体协调和进度管理。这对他是一个新的考验。团队成员包括技术大牛、但沟通直接有时略显刺人的陈锐,有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稍弱的同学,也有热情满满但经验不足的新社员。如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平衡不同的意见,成为凌空面临的首要问题。
第一次项目会议就出现了分歧。陈锐主张对导航系统进行彻底重构,采用更前沿但实现难度也更大的算法,认为这样才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而负责硬件的同学则担心时间不够,主张在现有框架上做稳妥优化。
双方争执不下,会议陷入僵局。凌空没有急于表态,他运用【倾听:熟练】技能,让双方充分陈述理由,然后在白板上画出了项目时间轴和风险矩阵。
“陈锐的方案上限很高,但开发周期长,存在无法完赛的风险。李明的方案更稳妥,但可能缺乏亮点。”凌空冷静分析,“我们能不能折中?核心导航模块采用陈锐的新思路,但设定一个明确的‘降级点’,如果中期评估达不到预期效果,立刻切换回优化方案。其他非核心模块按计划推进。”
这个方案既尊重了陈锐的技术追求,也考虑了项目整体的风险控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冲突调解:初窥(60/500)】、【风险决策:熟练】。
接下来的日子,实验室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调试代码到深夜是家常便饭,为了一个机械结构的优化反复争论,也曾在测试现场因为传感器失灵而功亏一篑。但每当解决一个难题,看到机器人又进步一点点时,所有的疲惫都会化为巨大的成就感。凌空作为组长,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关心团队成员的状态,买宵夜,协调作息,俨然成了团队的“粘合剂”和“稳压器”。
“‘情感协议’的微妙波动:默契下的试探与醋意”
新学期开始,凌空和苏暮雨的“跨校区通信”恢复了日常频率。他们依旧分享着学习生活的点滴,周末尽量见面。但一种微妙的变化,似乎在悄然发生。
一次,凌空和苏暮雨约在鼓楼校区附近的一家书店咖啡厅看书。凌空正在攻克一道复杂的电路题,苏暮雨则在读一本西方美学史。阳光很好,气氛安静融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