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穿着文艺、气质儒雅的男生走过来,熟稔地跟苏暮雨打招呼:“暮雨,这么巧?这位是?”
“学长好。”苏暮雨微笑着回应,然后向凌空介绍,“这是咱们学校文学院研二的秦风学长,学术很厉害的。学长,这是我高中同学,工学院的凌空。”
凌空起身,礼貌性地点了点头。他注意到这位秦风学长看苏暮雨的眼神带着欣赏,言谈举止间有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而苏暮雨对他也显得很尊重。
秦风聊了几句关于苏暮雨正在读的那本书的话题,观点深刻,引经据典,苏暮雨听得十分专注。凌空在一旁,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他对那些美学理论一窍不通,只能默默喝着咖啡,第一次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领域被入侵”的不适感。
【情感波动:异常】。面板再次出现模糊提示。
秦风走后,苏暮雨似乎察觉到了凌空的沉默,轻声问:“怎么了?题太难了?”
“没有。”凌空摇摇头,努力压下心里那点异样感,故作轻松地问,“这位学长……好像跟你很熟?”
“嗯,选修同一门研讨课的时候认识的,给过我很多学术上的指导。”苏暮雨坦然回答,眼神清澈,看不出任何特别的情愫。
凌空知道自己可能有些敏感了,但那种微妙的醋意,却真实地存在。他忽然意识到,在苏暮雨丰富多彩的文科世界里,会有很多像秦风这样博学而富有魅力的同行者。而自己,除了那点技术和所谓的“默契”,似乎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一种隐约的危机感,让他开始思考,如何在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增添更多不可替代的“价值”。
几天后,机器人社遇到一个难题:需要为项目写一份富有吸引力的技术介绍和商业前景计划书,用于申请比赛附加的“创新潜力奖”。工科生们对着技术参数头头是道,但一涉及到文字包装和价值阐述,就集体抓瞎。
凌空看着干巴巴的初稿,灵机一动,想到了苏暮雨。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草稿发给她,请教如何能让文字更生动、更能打动人。
苏暮雨很快回复,不仅逐字逐句帮忙修改,还从人文关怀和技术伦理的角度,提出了几个提升项目立意的建议。经过她润色后的计划书,顿时显得高大上起来,不仅突出了技术优势,更赋予了项目一种“科技服务人文”的温暖内涵。
“太厉害了!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凌空由衷赞叹。
“能帮到你就好。”苏暮雨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这次合作,让凌空找到了新的定位。他不仅是能解决技术问题的工科男,也可以是能欣赏并借助她文科优势的合作伙伴。这种“优势互补”的感觉,冲淡了之前的不安,也让他们的连接有了更实质的内容。
“‘外部变量’介入:联谊活动的风波”
学期中,雷浩所在的篮球队与外国语学院的一个班级搞联谊活动,雷浩死拉硬拽,非要凌空和陈锐一起去“见见世面,拓展社交圈”。陈锐果断拒绝,表示他的代码需要他。凌空本来也想拒绝,但拗不过雷浩的热情,再加上心底一丝“或许该多接触不同圈子”的想法,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联谊活动在学校附近的一个桌游吧举行。气氛很热闹,外国语学院的女生们果然活泼开朗。雷浩如鱼得水,很快成为全场焦点。凌空则显得有些拘谨,不太适应这种过于直接的社交场合。他更多时候是坐在角落,安静地玩着桌游,或者看着别人热闹。
一个叫孙薇的女生,似乎对沉默寡言却长相清秀的凌空产生了兴趣,主动过来搭话,问他哪个专业,喜欢什么。凌空礼貌而简短地回答着,保持着距离。活动结束后,孙薇大大方方地要了凌空的微信,说是“以后可以一起讨论问题”(虽然凌空完全不知道一个英语专业和自动化专业有什么可讨论的)。
凌空没多想,出于礼貌通过了验证。没想到几天后,孙薇开始频繁地给他发信息,分享一些日常趣事,或者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凌空回复得很慢,也很简洁,希望对方能明白自己的态度。他甚至有点后悔参加了那次联谊。
更巧的是,一次他和苏暮雨在食堂吃饭时,正好碰到了孙薇和她的朋友。孙薇热情地过来打招呼,眼神在凌空和苏暮雨之间转了一圈,语气微妙地说:“凌空,这就是你常说的那个‘高中同学’呀?真漂亮。”
苏暮雨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但凌空敏锐地感觉到,她挽着自己胳膊的手微微紧了一下。饭后,苏暮雨状似无意地问起孙薇是谁,凌空如实相告,并强调“只是联谊认识的,不熟”。
苏暮雨没再说什么,但接下来的时间里,话明显少了一些。
凌空心里暗暗叫苦。这突如其来的“外部变量”,打乱了他和苏暮雨之间那种心照不宣的平衡。他意识到,大学的环境更加开放,类似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如何清晰界定边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成了他需要学习的的新课题。【异性关系处理:初窥(10/500)】——这个技能,恐怕比任何算法都难修炼。
春意渐浓,校园里的花开得如火如荼。凌空的生活,也如同这季节一般,充满了萌动的生机和复杂的涟漪。学业的挑战、竞赛的压力、团队的磨合、以及那份日益清晰却又暗涌不断的情感,交织成一幅忙碌而真实的青春画卷。他知道,平静的湖面下常有暗流,而真正的成长,就在于如何驾驭这些风浪,朝着心中的方向,稳步前行。新学期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