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的荣光与筹备成果展的忙碌渐渐沉淀,融入飞云一中冬季校园生活的底色之中。期末的钟声日益临近,空气里除了清冷,更添了几分书卷的墨香和专注的气息。
清晨,凌空踩着薄霜走进校园,呵出的白气迅速消散在寒冷的空气里。教室里的暖气开得很足,玻璃窗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雾。不少同学已经到了,正埋头于课本或习题册中,间或响起低低的背诵声或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凌空在自己的座位坐下,习惯性地看了一眼旁边。苏暮雨已经到了,正微微蹙着眉,专注地演算着一道物理题,晨光透过蒙着水汽的窗户,柔和地照亮她半边脸庞和握着笔的纤细手指。凌空没有立刻打扰她,只是安静地拿出自己的书本,也开始了一天的早读。
【专注力:精通(255/)】让凌空能很快进入状态。但过了一会儿,他还是忍不住用笔尾轻轻碰了碰苏暮雨的胳膊,指着他刚看完的一道数学例题的巧妙解法,低声说:“你看这里,用这个公式变形,是不是更简洁?”
苏暮雨从沉思中回过神,凑过去看他的笔记,眼睛微微一亮:“嗯!确实比标准答案的方法少两步。你怎么想到的?” “【数学思维:精通(350/)】加上一点【发散思维:熟练(120/1000)】?”凌空开了个小小的玩笑,随即认真解释了一下思路。 苏暮雨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拿起自己的笔,在草稿纸上尝试应用:“原来如此……受教了,凌老师。” “彼此彼此,苏老师。”凌空笑着回应,指的是昨天她帮他厘清的一个古文语法难点。
这种自然而然的、随时随地发生的知识交流和思维碰撞,成为了他们之间最日常也最珍贵的互动。面板上【知识共享:熟练(100/1000)】悄然升级,但凌空觉得,收获远不止于此。
第一节课是英语。老师进行了期末前的综合复习,课堂节奏很快。凌空注意到苏暮雨在听力环节格外专注,【英语听力:精通(150/)】显然在国际论坛后有了长足进步。轮到小组对话练习时,他们俩很自然地被分到一组,话题恰巧是“描述一次团队合作经历”。两人相视一笑,流畅地对话起来,内容几乎就是他们项目经历的真实缩影,配合默契,引得同桌的其他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
课间,教室里的气氛活跃了一些。赵强拿着物理卷子愁眉苦脸地凑过来:“凌空,凌大神,救命啊!这道力学综合题简直不是人做的!” 凌空接过卷子看了看,正是他早上和苏暮雨讨论过的那类题型。他拿起笔,耐心地给赵强讲解起来。苏暮雨偶尔也会补充一两句,从不同角度解释。赵强听得似懂非懂,但态度极其认真:“哦哦哦……好像明白点了……你们俩讲题真是珠联璧合,效率超高!”他挠挠头,由衷感叹,“看来好好学习确实有用哈,至少讲题都厉害点。”
这话逗笑了凌空和苏暮雨。帮助同学的过程,也让凌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指导他人:熟练(60/1000)】和【物理学科:精通(380/)】的经验值都有所提升。
随着期末临近,午休时间的食堂虽然依旧热闹,但讨论习题、互相抽背知识点的声音明显多了起来。凌空、苏暮雨、林雪和苏晓晓依旧常坐在一起。 “姐,这个历史年代事件表我老是记混!”苏晓晓哭丧着脸把笔记本推给苏暮雨。 苏暮雨拿过来,轻声细语地帮她梳理脉络,编了几个小巧的口诀:“试试这样记,会不会好一点?” “哇!姐你太厉害了!一下就清晰了!”苏晓晓欢呼。 另一边,林雪正在和凌空讨论一道化学平衡的题目,两人用筷子蘸着水,在餐桌上画着简易的平衡移动图。 “所以增加压强,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凌空点着图。 “没错,这里的催化剂不影响平衡……”林雪冷静地补充。
这样互相帮扶、共同学习的场景,在期末的飞云一中食堂里随处可见,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积极的校园图景。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往往还有一节自习课。教室里安安静静,只有翻书和写字的声音。阳光西斜,将教室染成暖黄色。凌空做完一套数学模拟卷,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下意识地看向斜前方的苏暮雨。她似乎被一道题难住了,无意识地用笔尾轻轻敲着下巴,眉头微蹙。
凌空想了想,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小条纸,写了句话:“需要帮忙吗?哪一科?”然后轻轻揉成团,趁老师低头时,精准地扔到了她的桌面上。
苏暮雨愣了一下,打开纸团,看到字迹,嘴角忍不住弯了一下。她抬起头,对上凌空询问的目光,轻轻摇了摇头,用口型说了句“谢谢,暂时不用”,然后指了指桌上的化学笔记。
凌空会意,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他看到苏暮雨似乎豁然开朗,眉头舒展,快速地在纸上写了起来。她写完,还抬起头,对着凌空的方向微微笑了一下,表示解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