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命途(周而复始)。
谢云儿视角。
忆海尽头,彼岸边缘。
在她的眼中,那充斥视野、仿佛永恒不变的无边克莱因蓝,终于开始了退潮。
它并非消退,而是凝聚,如同宇宙初创时的奇点,将磅礴的能量与信息收敛于微不足道的一点。
脚下原本辽阔无垠,承载着无数记忆回响的土地,如同被一只无形之手轻柔握拢,开始平稳而不可逆转地收缩。
遥远的地平线不再是虚幻的界限,它带着一种宿命般的必然性缓缓逼近,将曾经分散、热烈的视野重新聚焦,最终,定格在前方那一道泾渭分明却又浑然天成的奇景之上。
那是忘川之水,源自黄泉彼岸的神秘流域,与此岸的忆海世界隔水相望。
水声涓涓,并带着某种沉郁的、洗涤前尘的韵律。
彼岸,是曼珠沙华的国度。无边无际的赤红花朵在无源之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它们的花瓣如血,又如火焰,构成了一片热烈、奔放甚至带着一丝凄厉决绝的色彩浪潮,那是死亡国度最盛大的欢迎,也是最深沉的哀悼。
此岸,忆海独有的、沉淀了无数记忆的幽邃之蓝,与零星闪烁、如同不甘逝去思绪的萤草微光交相辉映。
红、黄(来自忘川水汽与泥土)、蓝,三种最古老、最本质的原始色彩,在这里共同勾勒出生与死、记忆与遗忘、过去与未来的交界线。
这色彩的交融,并非艺术的渲染,而是大道法则最朴素的显化。
自云儿和晓晓踏入此地的瞬间,她们的身体与灵魂,便与这个世界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共鸣。那并非物理上的震动,而是更深层次的、源于存在本质的谐振。仿佛体内某种沉睡的弦被悄然拨动,与外界这简洁而浩瀚的规律同步。
这里的一切,都摒弃了人世间复杂的表象,直指核心——生与死的轮转,一念之间的抉择,万物的生灭,情感的潮汐,似乎都被某种至高无上的力量,以难以想象的方式浓缩、提炼,正在经历一场沉默而伟大的蜕变。
它如此高尚,关乎宇宙的根本秩序,却又因其本质的简洁,而并不显得过分神秘莫测,只是让人心生敬畏。
但,这庄严之地并非只有他们四位“生者”。无数的“忆体”——那些脱离了肉体、承载着过往印记的灵魂回响——如同沉默的雕塑,静默地聚集在忘川河畔。
它们没有言语,没有动作,只是存在着,等待着某个关键的时刻。它们的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对规则的无声遵从。
当瑶瑶——那位神秘的引渡使者,将来自公交车223的魂灵最终牵引至此,忘川河面开始回应。
最初只是微不可察的涟漪,在昏黄色的水面上轻轻荡漾,如同被无形的雨滴击中。
随即,涟漪扩大,化为波动,来自河流深处那古老而沉睡的力量被唤醒了。
无数条由纯粹能量构成的、闪烁着幽光的“引渡之鱼”跃出水面,它们并非真实的生物,而是轮回法则的具象化产物。
这些鱼儿在空中游弋、汇聚,身体首尾相连,鳞片化为砖石,最终,在彼岸与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古朴、朦胧、仿佛由光影和水汽构筑的桥梁——奈何桥,通了。
无声的命令下达。
沉默的忆体队伍开始向前移动,踏上那座通往未知的桥梁。
没有哭泣,没有告别,只有灵魂深处传来的、跨越个体意识的集体共鸣,那是对过往的释然,也是对未来的接纳,如此静谧,却又如此震撼人心。
这便是最简单,也最复杂的生死循环, stripped down to its bare essence (剥离至其本质)。
一念可决生死,此乃人间至大之事。可在主持这一切的瑶瑶眼中,这已是司空见惯的日常。她的平静,并非冷漠,而是漫长职责浸润下,对法则深刻理解后的淡然。
与她一同保持沉默的,还有那位同行者——鬼王百晓生。他的存在如同山岳,稳固而深邃,目光中蕴含着看透无数纪元变迁的沧桑。
当谢云儿和晓晓尚未从223路公交车带来的灵异冲击中完全恢复时,引渡的使者已然开启了新的大门。
在这往渡尘世的宏大轮回面前,亲眼见证其运作本身,远比解决任何单一事件更具说服力,更能触及世界的真实。
她们的出现,或许是这个严丝合缝系统中的一个小小变量,但这变量尚不足以影响整个仪式的庄严进程。
很快,奈何桥的两岸,分别属于“生之记忆”与“死之印记”的土地上,排起了漫长的、沉默的队伍。
一边是承载着人间最后温度与色彩的记忆回响,另一边,则是剥离了情感与具体形态、纯粹象征着终结与归宿的死亡烙印,其本质无法用任何世间语言准确描述。
桥的彼岸,那条路的尽头,连接着一座巍峨、古老、散发着轮回气息的巨城——业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归墟烬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归墟烬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