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三十七点五!”
生产统计员老李的声音撕裂了王建国办公室里凝滞的空气,那串数字像一颗滚烫的钢珠,砸进在场每个人的脑子里。
“废品率……是零!”
随着第二句话落地,整个办公室死一般的寂静。刘全胜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全退了,嘴唇哆嗦着,仿佛被这组数据抽干了所有力气。
零废品率!效率提升近四成!
这组数据,就像两记响亮的耳光,左右开弓,狠狠地抽在他脸上,火辣辣地疼。
他想反驳,想说这是巧合,是运气。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吐不出来。
因为他下午亲眼在现场盯着,那流畅得如同行云流水般的生产过程,根本不是靠蛮力能拼出来的。
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甚至无法理解的全新秩序。
王建国猛地一拍大腿,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抓起统计报表,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脸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像发酵的面团一样,从嘴角一直漫延到眼角。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把报表往桌上一拍。
“林旬!你小子,真是我们三厂的宝贝疙瘩!”
他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林旬,那眼神,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林旬的表情很平静,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王厂长,我只是把书上看到的东西,拿来试试,关键还是钱师傅和各位工友肯配合,肯信任我。”
他这话说的谦虚,却又把功劳分给了所有人,让站在一旁的老钱听得心里舒坦,腰杆又挺直了几分。
“屁的信任!”刘全胜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口,他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起来,“还不是你拿厂长的命令压人,拿翻倍的奖金钓着他们!”
王建国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他冷冷地盯着刘全胜,一字一顿地问:“老刘,数据在这,事实在这。你的意思是,我的决策错了?还是说,工人们凭本事多拿奖金,也有错了?或者,你觉得我们三厂,就不配有效率?”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刘全胜顿时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气焰矮了半截。
“那你是什么意思?”王建国步步紧逼,“试点成功了,效率上去了,大家都能多拿钱,这是大好事!你这个生产科长,怎么看着一点都不高兴?”
“我……”刘全胜憋得满脸通红,张口结舌。
王建国不再理他,他转向林旬,语气又变得热切起来。“林旬,这个‘流动生产法’,我看行!明天开始,就在二车间全面推行!不,一车间、三车间,凡是流水线作业的,都给我用上!”
林旬却摇了摇头。“王厂长,不行。”
“不行?”王建国愣住了。
“‘流动生产法’不是万能药,它像一把手术刀。”林旬目光冷静得不像个年轻人。
“今天我们只是碰巧找对了二车间的病灶。其他车间,产品、设备、人员都不同,病灶也不同,不经过详细的数据采集和流程分析就强行推广,不是治病,是添乱。”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完全不像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倒像个经验丰富的管理顾问。
王建国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用力点了点头。“好!说得好!就按你说的办!”
他越看林旬越是喜欢。
如今南边“下海”的风刮得人心惶惶,厂里但凡有点本事的都想着出去闯。
林旬这种经天纬地的奇才,今天能用两百块奖金留住,明天呢?必须用更大的舞台,更重的“铁饭碗”把他死死摁在三厂!这不仅是留住一个人,是留住三厂的未来!
心中已有决断,王建国猛地一拍桌子,转向财务科长:“老张,去,现在就去银行取钱!军令状有效,奖金翻倍,今天下班前,必须让所有参与试点的工人,亲手摸到热乎的钞票!我要让全厂的人都看看,在三厂,真本事,就该拿真金白银!”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当场发现金!这在拖欠工资都是家常便饭的九十年代,简直是天方夜谭!
半小时后,二车间的空地上,临时搭起了一张桌子。
财务科长带着两个女会计,面前摆着一个巨大的帆布钱袋,里面鼓鼓囊囊的,全是崭新的“大团结”。
全车间的工人都围了过来,黑压压的一片,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冒着绿光。
王建国亲自站在桌子后面,手里拿着个铁皮扩音喇叭。
“同志们!”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车间里回荡。
“今天,我们二车间,在林旬同志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奇迹!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七点五!废品率是零!”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
“我王建国说话算话!现在,开始发奖金!”
“第一个,林旬!技术革新总负责,奖金两百元!”
林旬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走上前,财务科长数出厚厚两沓十元大钞,用牛皮筋捆好,递到他手里。那沉甸甸的触感,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回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