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精准地切入高速旋转的金属棒料。
“嗤——”
一缕银亮纤细、闪着金属光泽的切屑,如同一条完美的绸带,连绵不绝地从刀尖下飘然而出。
流畅!精准!完美!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看着眼前这如同艺术品般的一幕,大脑一片空白。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不知是谁喃喃自语,打破了死寂。
瞬间,整个车间炸开了锅!
“我的天!真的修好了!”
“神了!简直神了!就擦了擦,按了几下键盘,就好了?”
“他那张纸上写的,全是真的!连后台指令都知道!”
王厂长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一个箭步冲上来,用力一巴掌拍在林旬的肩膀上,力气大得让林旬一个趔趄。
“好!好小子!你真是我们厂的宝贝!太牛了!”
他已经语无伦次,抓着林旬的手,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字。
张师傅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那台运转如飞的机器,又看了看远处那个被人群簇拥的清瘦背影,一张老脸火辣辣地疼。
他几十年的经验和骄傲,在今天,被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碾得粉碎。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腰间挂着的那把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老游标卡尺,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稍稍回神,看着那个被人群簇拥的背影,他的眼神里,除了被颠覆的震撼,竟还生出了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对未知技术的渴望。
他走上前,捡起地上那张被王厂长激动时掉落的“诊断书”,看着上面清晰的字迹和最后的“备注”,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内心却有个声音在狂吼:油膜……后台指令……这些我闻所未闻的东西,难道,我几十年的手艺,真的要被时代淘汰了吗?
“林工”李根看着林旬,眼神里全是崇拜的光,“您是怎么知道那些后台指令的?”
林旬淡淡一笑:“看书看的。”
他没有过多解释。
人群的喧嚣中,王厂长拉着林旬的手,当着所有人的面,高声宣布:
“二百块钱的奖励太少了!配不上林旬的功劳!我决定,从我的厂长基金里,再拿出三百块!一共五百块!现在就兑现!”
五百块!
人群再次沸腾!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快一年的工资!
财务科的人很快提着一个信封跑了过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五十张崭新的十元大钞,郑重地交到了林旬手上。
林旬捏着那厚厚的一沓钱,心中却波澜不惊。
钱是好东西,是启动资金,他感受着这属于1990年的真实分量,五百块,对于一个普通工人是巨款,但对他未来的蓝图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不由得想起了前世,为了第一个项目那三十万的启动资金,他陪着笑脸跑断了腿,喝到胃出血,才在酒桌上换来一个模糊的承诺。
那份窘迫与屈辱,他此生绝不愿再尝。
就在这时,车间巨大的铁窗外,传来一声悠长的船鸣,那是港口方向传来的,这声船鸣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
他记得清清楚楚,就在今年下半年,滨海市码头要扩建一批大型仓库,负责那个项目的,是他一个远房亲戚,叫赵富贵,那个项目因为地质问题,摊上了大麻烦。
那里的地基,是典型的滨海淤泥地基,含水量高,承载力极差。
赵富贵用了当时最普遍的换填法和强夯法,结果非但没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了不均匀沉降,盖好的仓库墙体都裂了,赔得血本无归。
而在林旬的记忆里,只需要一种在当时还未普及、成本却极低的技术——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就能完美解决。
那,才是他“蓝图公司”的第一块奠基石。
那才是真正能让他从一个技术员,迈向基建狂潮的第一步。
林旬将钱仔细地放进内侧口袋,抚平了衣服的褶皱。
周围依旧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和赞叹,王厂长还在热情地规划着要给他开庆功会,要给他报请市里的技术能手。
而林旬的目光,已经穿透了这间喧闹的厂房,投向了远处那片灰蒙蒙的、即将风起云涌的港口。
传奇,才刚刚开始。
喜欢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