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物理应用知识竞赛的考场,设在了市一中的科学馆。馆内窗明几净,设备先进,空气里都仿佛弥漫着一种“精英”的气息。来自全市几十所中学的顶尖队伍汇聚于此,个个神情肃穆,眼神中带着跃跃欲试的锋芒。
林栋、吴小燕和陈昊三人坐在指定的位置上,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传来的无形压力。尤其是市一中和实验中学的队伍,那些学生脸上带着一种惯常的、属于王者之师的自信和从容。吴小燕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陈昊推了推眼镜,眼神更加专注。林栋深吸一口气,将薛老爷子教的“遇事沉心”口诀默念一遍,心境很快平复下来。
笔试环节,题目难度陡增。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和技巧应用,而是充满了陷阱和需要极强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题。许多题目看似简单,却需要绕好几个弯才能找到关键,对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极高。
林栋全神贯注,大脑飞速运转。他扎实的基础和灵活的思维发挥了作用,不少难题都被他一步步拆解攻克。吴小燕的计算能力依旧精准,但在几道需要极强物理直觉和空间想象力的题目上,明显卡了壳,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陈昊则在一些细节和繁琐的计算上花费了过多时间。
实验操作环节,要求设计实验测量一种非牛顿流体(组委会提供的简单模拟材料)的某些特性,并验证其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这完全超出了初中课本的范围,考验的是临场学习、迁移应用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这次实验中,林栋小组的成员们再次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林栋作为小组的核心人物,迅速浏览完手中的材料后,便如闪电般地提出了一个关键的实验思路。这个思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实验的方向。
吴小燕则展现出了她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卓越才能。她不仅精心设计了一份详细的数据记录表格,还承担起了复杂计算的重任。她的每一步操作都显得那么熟练和精准,仿佛这些数据早已在她心中根深蒂固。
而陈昊则以他一贯的谨慎态度负责实际操作。他小心翼翼地摆弄着各种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他的专注和细心为整个实验过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没有出现丝毫的混乱或失误。他们的协作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在准确无误地运转着,最终使得整个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然而,当他们看到旁边市一中队伍的操作时,心里都不由得一沉。对方三人分工明确,操作行云流水,不仅完成了基础要求,还额外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来验证另一个猜想,其严谨性和创新性明显高出一个档次。
比赛结束,交卷离场。吴小燕的脸色有些发白,一出考场就急切地和林栋对答案,几处分歧让她越发焦虑。 “那道关于电磁感应综合应用的题,我好像最后一步符号搞错了……” “实验的数据处理,我觉得我们的方法是不是太常规了?一中他们好像用了图像法,更直观……” 林栋安慰道:“已经尽力了,结果怎么样,等通知吧。”他心里其实也有了几分预感,市一级的竞赛,强手如林,绝非校内选拔那么简单。
成绩在三天后公布。没有张榜,只是通知到了各校带队老师。
刘老师从教育局回来,脸上带着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鼓励。她把三人叫到办公室:“这次比赛,强手很多。你们表现得已经很出色了!最终成绩是——市级第四名。”
第四名! 距离晋级省赛,只差一名!
吴小燕听到这个消息,眼睛瞬间就红了,死死咬着嘴唇,强忍着才没让眼泪掉下来。她为了这次竞赛,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做了无数的练习,期望值也被校内选拔的顺利推得很高。这个结果,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下意识地看向林栋,眼神里充满了失落和不甘。
陈昊也耷拉着脑袋,推眼镜的频率都快了许多。
林栋心里也掠过一丝淡淡的失落,但很快便释然了。这个结果,其实更符合他的预期。重生不是万能外挂,不可能次次都碾压一切。市一中、实验中学那些学生,他们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接触的信息广度、受到的训练强度,可能远超自己这个靠着超前自学和一点重生优势的厂区子弟。能拿到第四,已经是对他们努力和能力的极大肯定了。
“老师,第四名已经很好了。”林栋开口,语气平静,“我们看到了和顶尖队伍的差距,也积累了经验。这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刘老师欣慰地看着他:“林栋说得对!能拿到全市第四,非常了不起!这本身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别灰心,把这次经历当成宝贵的财富,接下来的中考,才是你们现阶段最重要的战场!”
回到教室,消息很快传开。同学们纷纷投来敬佩和安慰的目光。第四名,在大家看来已经是遥不可及的好成绩了。但吴小燕整整一个下午都闷闷不乐,很少说话,刷题的动作都带着一股狠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