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一种近乎灼热的使命感在任明远胸中升腾、鼓胀。 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报告,听着窗外属于“实权”科室的喧嚣,那份初来乍到的失落和迷茫,正被一股更强烈的冲动取代——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找到出路!他骨子里那份属于工程师的务实和属于改革年代弄潮儿的闯劲,在沉寂多日后终于被点燃。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老话在他脑中异常清晰。智慧在基层,出路在群众。他决定,走出这间冷清的办公室,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问题的源头去!
第一站:地区客车厂。
车轮碾过厂区坑洼的路面,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铁锈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颓败气息。厂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技术员出身,拉着任明远的手,指着一排排停产的客车底盘,声音沙哑:“任主任,您看,咱厂子底子不差,牌子也有!就卡在这底盘技术和变速箱上了!人家现在都用自动挡,咱这老古董,费油、噪音大、故障多,谁还要啊?”
调研收获沉甸甸:
1. 东欧剧变带来窗口期:厂长透露,他在部里开会时听说,波兰、捷克不少原本生产汽车配件的国营大厂在私有化浪潮中破产清算,大量技术相对成熟、价格低廉的生产线和设备正急于寻找买家,像饿极了的猛兽,只求一口吃的。
2. 客车厂的核心瓶颈: 制约这个曾经辉煌的老厂起死回生的关键,正是急需升级的底盘系统和自动变速箱技术。这是硬伤,不解决,再好的牌子也得砸在手里。
第二站:向阳县磷肥厂。
黄土飞扬的山坳里,磷肥厂巨大的烟囱冒着不甚浓烈的烟。厂长是个风风火火的汉子,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先进企业”的锦旗,但眉宇间锁着深深的忧虑:“任主任,不瞒您说,咱这生产线,还是‘大跃进’时候的老底子!能耗高、污染大、产量低、质量还不稳定!农民兄弟有意见,市场也快丢了!”
此行同样收获关键信息:
1. 易货贸易的可能性: 厂长提到,他们通过外贸口的朋友了解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在转型期极度缺乏轻工业品和日用百货,从服装、毛巾到牙膏、暖水瓶,什么都缺!而他们手里,恰恰有不少小型化肥生产线设备在甩卖。“能不能用咱仓库里积压的货,换他们闲置的机器?”厂长眼中闪着光。
2. 磷肥厂的救命稻草: 一条现代化的、适合县级厂规模的小型化肥生产线,就是磷肥厂续命的唯一希望。
第三站:地区饮料食品厂。
还未进车间,一股甜腻中夹杂着隐约酸腐的气味就飘了过来。厂长是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无奈:“任主任,您闻到了吧?这就是我们的葛根饮料!我们的葛根罐头以前多红火啊!可现在……饮料保质期最多三个月,稍不注意就变味发臭!人家‘健力宝’、‘椰树’用易拉罐,无菌灌装,保质期一年!我们拿什么跟人家争?”
问题触目惊心:
技术代差致命:缺乏无菌灌装线和易拉罐生产线,导致拳头产品葛根饮料在市场竞争中毫无还手之力,积压如山,仓库都快堆不下了。
走完了三家厂,任明远的心情既沉重又振奋。沉重的是,问题比他预想的更严峻、更具体;振奋的是,方向似乎就在这困境中隐隐浮现——东欧剧变带来的混乱期,既是挑战,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三家,都是原南地区的利税大户,是地方财政的支柱,也是解决就业的压舱石。就从这里撕开一道口子!
带着沉甸甸的调研成果和初步构想,任明远需要更权威的政策信息和上级支持。所幸,地区经委一把手于涛主任,这位经历过风雨的老工业干部,敏锐地察觉到了任明远方案中蕴含的突破性可能,给予了宝贵的支持:“明远,放心大胆去闯!需要我协调的,尽管说!”
一场争分夺秒的“进省跑部”之旅开始了。任明远带着技术改造科和技术进步科两位同样憋着一股劲的科长,挤上绿皮火车,直奔省城江城。在省经委那些烟雾缭绕、文件堆积如山的办公室里,他们抓住对口处室的负责人,详细汇报困境,反复请教政策。省里的同志肯定了思路的大胆,但也直言困难重重:外汇配额紧张、审批程序复杂、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但他们也提供了宝贵的国家部委最新动态和政策解读线索。
脚步不停,三人又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直抵京城。 在国家经委那栋庄严肃穆的大楼里,面对着技术改造司和技术进步司的领导和专家,任明远不再是那个在冷清办公室里一筹莫展的副主任,而是一个带着基层最鲜活、最迫切诉求的代言人。他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三家企业的困境、东欧市场的特殊窗口期、易货贸易的巨大潜力,以及这对一个贫困地区工业脱困的战略意义。国家部委的视野更为开阔,信息更为前沿。他们证实了东欧技术设备抛售潮的存在,认可了“巴统”(巴黎统筹委员会)对华技术封锁背景下,东欧及独联体国家作为替代来源的特殊价值,更对利用积压轻工品进行易货贸易的务实思路表现出浓厚兴趣。专家们提供了更具体的东欧国家产业分布信息,分析了潜在的技术风险,也指出了操作层面的关键节点。这趟“跑省进京”,信息量巨大,收获远超预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潮涌苍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潮涌苍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