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碑林博物馆门口,闭馆后的大门紧闭,透过栅栏能看到里面立着的石碑。那些刻着《开成石经》《大秦景教碑》的石头,见证过盛唐的包容,也经历过战乱的摧残。我忽然明白,中国的历史从来不是一路坦途,从五胡乱华到元清入主,每一次异族入侵,都是一次民族生存的考验。可偏偏就是这样,我们的文明却没断过——汉字还在写,孔孟的思想还在传,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一代代传了下来。这份韧劲,是刻在骨子里的,是哪怕被打得遍体鳞伤,也能重新站起来的底气。
可一想到日本,心里那点暖意又凉了下去。百年前的甲午战争,他们用我们传过去的造船技术,打沉了北洋水师;南京城里,他们用刺刀挑破了我们的和平幻想。后来我们赢了抗战,可他们真的服了吗?看看现在,他们的政客还在参拜靖国神社,还在篡改历史教科书,还在打我们地脉、文物的主意。他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却没学会正视历史,反而把当年的野心藏在经济、文化的外衣下,处心积虑地盯着我们的发展。
夜风裹着远处传来的秦腔,苍凉又有力。我靠在城墙边,看着头顶的星空,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迷茫太可笑了。那些元清入主的教训还在眼前,日本的觊觎还没停止,我哪有资格沉溺在个人的情绪里?我们这代人,看似生活在和平年代,可民族生存的考验从来没消失过——日本的科技优势、文化渗透,还有那些看不见的阴谋,都是新的挑战。
我掏出手机,翻出之前拍的秦直道照片,黄土高原上的道路蜿蜒向远方,像一条沉默的巨龙。忽然就懂了,为什么九菊派要盯着这里的地脉——他们怕的,从来不是我们的现在,是我们骨子里那股能扛过千年风雨的韧劲。而我,还有像我一样的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守护这片土地,不只是守护它的山河,更是守护它的历史、它的文明,守护那些先辈用鲜血换来的、不被异族欺凌的尊严。
城墙的灯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抬头望向碑林的方向,那些沉默的石碑仿佛在告诉我:历史的教训不能忘,眼前的危机要警惕。日本的不服气、处心积虑,不是我们逃避的理由,而是我们必须变强的动力。就像当年我们扛过元清的入侵,现在也一定能扛过所有的挑战——只要我们记得自己是谁,记得脚下的土地承载着怎样的历史,就永远不会迷失。
晚风掠过西安城的明城墙,把钟楼上的铜铃声吹得很远。我站在朱雀门的城楼下,看着往来游人手里举着的唐代仕女俑文创,忽然想起刚看到的新闻——日本2025财年的防卫预算飙到了8.7万亿日元,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大关,这数字像根细针,刺破了“和平发展”的虚幻表象。
旁边卖石榴汁的大爷正和游客闲聊,说“现在日子安稳喽,不像老一辈总提打仗”。我接过冰凉的杯子,指尖的凉意却压不住心里的灼痛。安稳?不过是祖国的航母编队在南海犁出的航迹,是东风导弹的射程撑起来的底气。日本这只被美国拴着链子的野狼,从来没收起过獠牙——当年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没炸碎他们的野心,反倒成了后来“受害者叙事”的遮羞布。如今美国换了心思,把链子换成了缰绳,要驱着它来咬我们,它立刻就摇起了尾巴。
手机里的新闻还在跳:佐世保军港的“鸟海”号驱逐舰刚改装完,能装射程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了;横须贺港的“出云”号甲板在加固,明年就能起降F-35B战斗机,这哪是什么“直升机驱逐舰”,分明是披着伪装的航母。更讽刺的是,这些武器的核心芯片还攥在美国手里,要靠美国的代码才能激活——日本甘心做这“提线木偶”,不就是想借美国的势,重新把爪子伸向我们的领土?
想起之前在秦直道遗址,樱井美子说“地脉相连”时的眼神,那时只当是文化说辞,现在想来全是伏笔。九菊派盯着乾陵的陶片,右翼政客盯着我们的海疆,本质上是一回事:从文化到领土,他们从来没放弃过掠夺。就像高市早苗那样的极右翼,一边拜靖国神社里的战犯,一边叫嚣着把军费提到GDP的2%,还往小学里塞“中国是威胁”的洗脑手册——这和当年甲午战前的舆论煽动,何其相似?
城墙上的灯光忽然亮了,照得砖缝里的枯草都清晰可见。我想起宋元交替时,蒙古铁骑踏碎临安城的火光;想起明末清初,剃发易服的政令下流淌的鲜血。那些异族入侵的教训还刻在城墙里,日本的野心就又在海面上翻涌了。他们库存的47吨钚能七天造百枚核弹头的狂言,不是空话;连续签署《互惠准入协定》拉拢澳英菲,不是闲棋——这是在为撕破和平宪法铺路,为围堵中国搭台。
有游客在拍城墙夜景,笑着说“这城墙真结实,能挡千军万马”。我望着远处的夜空,心里却清楚:现在的防线,不在砖石上,而在每个中国人的清醒里。日本右翼死灰复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美国的“代理人战争”算盘打得噼啪响,可总有人还在说“中日友好”,还在为日本的精致文化着迷。他们忘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白骨,旅顺万忠墓里的冤魂,从来没接受过“原谅”。
石榴汁在手里渐暖,可心里的寒意却越来越重。我掏出手机,把日本扩军的新闻转发到家族群,配文只有八个字:“豺狼未远,警钟长鸣”。发送的瞬间,钟楼上的铜铃又响了,这一次听来,像警示,更像号角。
城墙下的人群还在喧闹,孩子们追着卖糖画的小贩跑,老人们坐在石凳上唠家常。这些平凡的烟火气,是我们必须守住的珍宝。我望着西安的夜空,忽然无比坚定:日本是敌非友,这不是偏激的论断,是被现实反复验证的真相。只要我们自己不糊涂、不松懈,这头被人驱赶来的野狼,永远别想再踏上我们的土地。
晚风裹着西安城的烟火气,却吹不散我心里翻涌的沉郁。指尖划过明城墙的砖缝,那些被岁月磨平的纹路里,仿佛藏着千年的警示——日本想登陆大陆、鸠占鹊巢的念头,从来不是一时的野心,是刻在他们血脉里的执念,是从丰臣秀吉时代就没断过的妄想。当年他挥师朝鲜,想以之为跳板染指中原;后来甲午海战、全面侵华,不过是这执念的反复重演。哪怕现在裹着“和平发展”的外衣,那藏在骨子里的阴暗,也没半分消减。
喜欢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