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娃已经是“老演员”了,好像他两个表姐去香港读书不是他撺掇的一样。
而读四年级的文强文二哥,他的征程不在远方,而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
他将从熟悉的学校转学到位于黄花园的巴蜀小学。
这并非普通的转学,而是文家内部一次心照不宣的重要布局——他被赋予了“御用伴读”兼“首席护卫”的光荣使命,守护的对象,正是他那位年仅四岁半、却要直接插班读小学三年级的表弟——肖镇。
这个任务的庄严与重要性,在文明临行前夜,被刻入了文强的心里。
那晚,文家湾老宅的院坝沐浴在清冷的月光和昏黄的灯火下。
文明将文强拉到那棵老黄桷树下,避开喧嚣,神情是文强从未见过的肃穆。
“强子,”文明的手按在弟弟尚且稚嫩的肩膀上,力道沉甸甸的,“你留下来,新学期只有一个任务,也是最最重要的任务——”他顿了顿,目光如炬,“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小镇娃!
不能让他受一丁点委屈,不能让他掉一根头发,不能让任何不开眼的家伙碰他一下!明白吗?是不惜一切代价!”
文二哥在初春的夜风里,猛地、重重地点了点头。月光照亮了他眼中闪烁的坚定。
他是个“醒目仔”,心里澄亮。他比谁都清楚,在爷爷奶奶、大伯爹妈,乃至整个文家的话语体系里,他们这四个亲生的兄弟姐妹,其重要性叠加起来,恐怕也抵不过小镇子弟弟眉梢眼角流露出的半分喜忧。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他接下了,内心除了责任,更涌动着一股被委以重任的、火热的骄傲。
而且他也知道文家湾老文家能起来多多少少是他姑父肖正堂那几块牌子的庇护,要不是他姑父在军中,你看不管是砖瓦厂还是大伯的碎石厂、沙场、建筑队,还有姑妈在朝天门的批发市场觊觎这些东西的不要太多。
想强行拿干股的也不要太多,市里没有,省城成都的公子小姐大有人在。
冬寒渐消,春意沿着江岸蔓延。山城的春天,总裹挟着从江面升腾而来的、湿漉漉的暖意,浸润着整个城市。
三月九日,开学报名的日子,在期待与些许忐忑中如期而至。
清晨,储奇门那栋小楼里,弥漫着不同寻常的气氛。
文云淑已经第七次替儿子整理那身特意请裁缝定制的、带点英伦学院风的小西装校服,衣领的角度、纽扣的系法,反复调整。
她看着儿子那张过分漂亮、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怎么也无法将他与“三年级小学生”联系起来。
“镇娃儿,”她第七次开口,声音里满是化不开的担忧,“真的不用妈妈跟你一起去报名吗?
三年级了,课程深,那些孩子都比你大好多,要是跟不上,或是被人欺负了……”
肖镇放下正在系鞋带的小手,抬起头,学着大人的模样叹了口气。
然后伸出软乎乎的手掌,安抚地拍了拍母亲的手背:“亲爱的妈咪大人,请您把心稳稳当当地放回肚子里去!您儿子我,已经是个四岁半的成熟男性了!
是即将奔赴知识海洋的小学生了!”他话锋一转,黑琉璃似的眼珠滴溜溜一转,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何况,您看——”
他动作利落地从那个精致的小牛皮斜挎包里,摸出了那根黑色、短小精悍的高压电棍。
拇指熟练地滑过开关,顶端幽蓝的电弧“噼啪”轻响,在略显昏暗的客厅里格外醒目。“我有它!还有,”他朝旁边努努嘴,“我的亲亲文强二哥!”
早已穿戴整齐、背着崭新巴博斯书包的文强立刻一个箭步上前,挺起还不算宽阔的小胸脯,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
文强也亮出了自己那根同款但稍长些的电棍,信誓旦旦地保证:“大姑!您放一百二十个心!咱文家湾出来的娃,从小摸爬滚打。
还能被那些城里细皮嫩肉的‘车螺丝’的给拿捏了?谁敢碰小镇子,我第一个让他晓得锅儿是铁倒的!”
文云淑看着眼前这两个“全副武装”的小家伙,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心底的忧虑被这活宝似的场面冲散了大半。
她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异常严肃,目光在两个孩子脸上逡巡:“你们两个,给我听清楚了!文家人,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在学校,要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不准主动挑衅!
特别是你小镇娃,别像巴县幼儿园的时候那么调皮了,但是——”她加重了语气,“如果哪个不开眼的,敢欺负到你们头上,无论是言语还是手脚,都给我毫不犹豫地还回去!打不过,就用‘家伙’!
天塌下来,有妈妈和姑妈,有文家给你们顶着!记住了吗?”
“记住啦!”两个男孩异口同声,声音响亮,眼睛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下午放学,你们就自己还是骑那辆‘宾利’回来,”文云淑指了指院子里那两辆崭新的、在这个年代堪称奢华的小号自行车——它们有着酷似未来完全体宝马自行车的流畅车型,却因为肖镇的执拗,车头上贴着“宾利”大B翅膀标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