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东郊河!”钱学东的脸上泛着红光,像喝醉了酒,“咱们的‘河长制’和‘生态补偿’模式,在全县推开之后,效果立竿见影!上个季度,全县所有主要河流水质的优良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三十个百分点!三十个点啊!省环保厅的领导昨天打电话来,问我们是不是数据搞错了!”
看着钱学东这副狂热的模样,林枫知道,这位局长,已经被彻底“转化”了。他现在考虑的,不再是怎么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是怎么把这份亮眼的成绩,做得更亮眼。
“老钱,”林枫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光顾着高兴。生态治理,是个水磨工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松懈。”
“您放心!”钱学东把胸脯拍得砰砰响,“我下一步的计划都做好了!我准备跟农业局、林业局搞个联动,在全县主要河流的两岸,搞一个‘百里生态画廊’工程!种树,种花,修步道!三年之内,我要让咱们清源县,变成真正的江南水乡!”
林枫看着他,点了点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当初点燃的那把火,如今,已经在清源县的干部队伍里,烧起来了。
……
县长办公室。
马卫东亲自给林枫泡了一杯茶。
“坐。”他指了指沙发,脸上带着一种技术官僚特有的、不加掩饰的欣赏。
“东郊河的模式,我已经让县府办总结成材料,正式命名为‘清源模式’,上报给市里和省里了。”马卫东开门见山,“老陈那边,动作比我还快,他那份关于你的推荐材料,昨天就送到省委组织部了。”
林枫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
“这个‘清源模式’,不只是一个环保治理的方案。”马卫东看着林枫,目光灼灼,“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它的核心,是用一套标准,倒逼两个升级。用环保标准,倒逼产业升级;用政绩考核标准,倒逼干部观念升级。”
他敲了敲桌子:“这才是釜底抽薪的法子。你小子,这盘棋,下得够深。”
马卫东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来人往的县政府大院。
“以前,王建民他们那一套,是清源县的主流。招商引资,不管什么项目,只要能带来GDP,就开绿灯。为了经济数字好看,牺牲一点环境,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但你来了之后,用一套新的游戏规则,打破了他们的旧逻辑。现在,谁还敢说为了GDP可以牺牲环境?谁敢在环保问题上打马虎眼,谁的位子就坐不稳。你看看钱学东,现在比谁都积极。为什么?因为他看明白了,搞好环保,才是现在最大的政绩,才是最稳的护身符。”
马卫东转过身,重新坐下,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
“你小子,不声不响,就把整个清源县的官场风气,给扭过来了一大半。”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林枫说。
“行了,在我面前就别谦虚了。”马卫edong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你现在,是我们清源县绿色发展的旗手。这面大旗,你得扛住了。”
他脸上的笑容敛去,变得严肃起来:“省里那个培训班,规格很高,能进去的,都是各个地市的宝贝疙瘩,未来的接班人。你去了之后,代表的就不只是你自己,还有我们整个清源县。记住,只带耳朵,别乱说话。多听,多看,多想。”
这番话,已经近乎于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叮嘱了。
从县长办公室出来,林枫的心情有些复杂。马卫东的话,让他感受到了支持,也感受到了压力。
他正准备回自己办公室,迎面,碰上了常务副县长王建民。
王建民的病假已经结束,人看起来清瘦了一些,但眼神里的那股阴沉,却似乎更浓了。
两人在走廊里相遇,狭路相逢。
林枫以为,王建民至少会像上次那样,给他一个冰冷的眼神。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王建民在看到他之后,竟然停下了脚步,脸上,甚至挤出了一丝僵硬的笑容。
“林县长。”他主动开口打了招呼。
林枫点了点头:“王县长。”
“听说,省里要调你去参加中青班的培训?”王建民的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恭喜啊。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这句“恭喜”,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听都觉得别扭。
“只是去学习。”林枫淡淡地回应。
“应该的,应该的。”王建民点着头,那笑容越发显得虚假,“以后到了省里,成了大领导,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在基层苦干的老同事啊。”
他说着,还伸出手,在林枫的胳膊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两下。
那动作,看起来像是长辈对晚辈的鼓励,但林枫却分明感觉到,在他手掌接触到自己胳膊的那一瞬间,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手臂,直窜心底。
林枫的目光,落在了王建民的头顶。
那原本代表着【-60,怨恨/忌惮】的深红色数字,此刻,颜色竟然变得更深,更暗,像凝固的血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我能看到民心值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我能看到民心值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