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风平浪静的日子。贾长安逐渐习惯了西安的节奏,也习惯了“归处”的宁静。他与苏青瓷的关系维持在一种礼貌而舒适的距离上,每天会有简单的交谈,关于天气,关于食物,关于这座城市的一点见闻,但都默契地不触及更深层的东西。
这天傍晚,赵安邦的大嗓门再次打破了“归处”的宁静。
“青瓷妹子!长安老弟!快出来接驾!哥哥我带了好东西来!”他拎着两个大塑料袋,风风火火地闯进天井,袋子里装着几个餐盒和几瓶西凤酒。
苏青瓷从屋里走出来,看着赵安邦这阵势,无奈地笑了笑:“赵哥,你又来闹腾。”
“这咋叫闹腾呢?这叫给贾老弟接风洗尘,深入体验咱西安文化!”赵安邦把东西放在石桌上,招呼贾长安,“老弟,快下来!今晚咱哥俩好好喝一顿,让青瓷妹子作陪!”
贾长安下了楼。赵安邦已经利索地打开了餐盒,里面是色泽诱人的葫芦鸡、香气扑鼻的粉蒸肉、酸辣开口的凉皮,还有花生米、毛豆等下酒小菜。
“瞅瞅,地道的本地菜!配上这绿脖西凤,绝配!”赵安邦给三个玻璃杯都满上了酒,透明的液体散发着浓烈的香气。
苏青瓷本想推辞,但在赵安邦的坚持下,也勉强坐了下来,面前放了一杯茶水。
三杯酒下肚,赵安邦的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他从西安的小吃讲到历史典故,又从现在的城市规划聊到坊间的奇闻异事,滔滔不绝,妙趣横生。贾长安 mostly 作为一个倾听者,偶尔插几句话,气氛倒也热烈。
酒酣耳热之际,赵安邦拍了拍贾长安的肩膀,推心置腹地说:“长安老弟,哥跟你说句实在话。哥第一眼见你,就知道你心里有事儿。从上海那地方跑到咱这儿来,不是失恋了,就是事业不顺了,对吧?”
贾长安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赵安邦也不逼他,自顾自地说:“人啊,都有走背字的时候。没啥大不了的!你看咱这西安城,多少朝代兴衰,多少英雄狗熊,最后不都埋在这黄土底下了?啥事儿过不去?重要的是啥?是活得痛快,对得起自个儿的心!”
他端起酒杯,跟贾长安用力碰了一下:“来,喝酒!啥也别想,在西安,有哥在,保你吃好喝好玩好!”
贾长安被他的豪爽感染,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一股热流从喉咙烧到胃里,带来一种奇异的舒畅感。
一直安静坐着的苏青瓷,看着赵安邦劝酒的样子,轻轻摇了摇头,对贾长安说:“赵哥就这样,你别喝太急。”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贾长安点了点头。
赵安邦嘿嘿一笑:“还是青瓷妹子知道心疼人。哎,我说长安老弟,你看我们青瓷妹子怎么样?人长得俊,手艺好,性子又静,打着灯笼都难找……”
“赵哥!”苏青瓷出声打断,脸颊在灯光下泛起一层薄红,有些嗔怪地瞪了赵安邦一眼。
贾长安也有些尴尬,连忙端起酒杯:“赵哥,我再敬你一杯,感谢你这几天的照顾。”
赵安邦也知道话说过了,哈哈一笑带过,又开始讲起别的趣事。
酒局散时,已是月上中天。赵安邦喝得有点多,晃晃悠悠地走了,坚持不用送。天井里只剩下贾长安和苏青瓷,以及一桌狼藉的杯盘。
“我收拾吧。”贾长安主动说。他虽然也喝了不少,但意识还很清醒。
苏青瓷看了看他,没有反对,只是轻声说:“小心点,别碰碎了东西。”
两人默默地将残羹冷炙收拾干净。夜晚的空气微凉,带着酒后的醺然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尴尬。收拾妥当后,苏青瓷轻声说了句“晚安”,便转身上了楼。
贾长安站在天井里,看着夜空中那轮清冷的月亮,又看了看苏青瓷房间窗口透出的温暖灯光。赵安邦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苏青瓷那带着关切的眼神和微红的脸颊,也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这座古城,这个“归处”,以及这里的人,正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速度,渗透进他的生活。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复杂的情绪在胸腔里涌动,既有对未知的不安,也有一丝……隐约的期待。
他回到房间,在备忘录里写下:
“安邦。酒热心肠,话糙理真。青瓷。嗔怪一眼,关切一语。月色甚好,微醺。”
喜欢归处是长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归处是长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