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市纪委副书记周正明的办公室,空气凝滞如铅。赵卫国垂手肃立,将清溪带回的厚厚一摞材料复印件和那份密封的原始文件袋,无声地放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他的汇报同样简洁、客观,不带丝毫个人情绪,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剥离着事实:
“原始隔离命令签发程序完备,决策层集体签字确认,路远本人签收。”
“林静高烧报告记录清晰,时间、症状、指挥部远程处置指令均有通讯记录佐证。路远报告的字条原件在此,情绪焦灼。”
“体温监测记录显示两人均按规定上报,林静体温曲线符合病毒性发热特征,路远无异常。”
“指挥部内部沟通记录围绕疫情处置,无异常通讯。”
“唯一模糊点,”赵卫国顿了一下,目光落在周正明面前那份举报信上,“在于‘物理降温’的具体执行方式。官方记录语焉不详,仅以‘隔离点负责人执行’一笔带过。举报信所指控的‘贴身照料’,在程序上无法证实,亦无法证伪。”
周正明靠在椅背上,指关节有节奏地敲击着光洁的桌面。他拿起路远那张报告病情的字条原件。纸张粗糙,字迹因仓促而显得潦草甚至有些变形,力透纸背的焦虑几乎要撕裂纸张:“林静高烧39.8,寒战剧烈!请求医疗支援!急需退烧药!路远。” 每一个字都像在无声呐喊。他又拿起旁边那份打印的、措辞严谨规范的应急处置记录,两者放在一起,巨大的反差形成一种无声的控诉——冰冷的程序,如何能还原那个生死边缘的寒夜?
“程序上滴水不漏……”周正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举报人很聪明。没有在程序上留下破绽,而是精准地打在了‘男女作风’这个最敏感、也最易传播的软肋上。一张模糊的窗影,一句‘贴身照料’,就足以编织一张无形的网。”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赵卫国,“老赵,你怎么看?”
赵卫国腰板挺直,声音沉稳:“周书记,单凭现有材料,举报信核心指控‘罔顾纪律’、‘未及时上报’、‘防疫漏洞’均不成立。但‘同处一室’、‘贴身照料’引发的联想,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目标明确指向路远个人。”
周正明拿起那份举报信复印件,目光在“私德败坏”、“不正当男女关系”、“深夜异常响动”等字眼上反复逡巡,眼神深邃莫测。他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材料归档。原件封存。此事暂不立案,亦不做任何公开澄清。”
赵卫国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了然。
“清溪的水太浑,路远这块石头砸下去,激起的浪花里藏着什么鱼虾,我们还没看清。”周正明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让子弹飞一会儿。通知清溪方面,市纪委收到群众反映,内容涉及领导干部在抗疫期间的个人作风问题,请相关同志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自觉接受组织监督,注意言行,维护党员干部良好形象。措辞要模糊,压力要给到。”
“是!”赵卫国心领神会。这是最稳妥,也最狠辣的一步棋——不查,但也不放。让无形的压力始终悬在路远和林静头顶,也让藏在暗处的对手,忍不住要动一动。
---
清溪县政府大楼,副县长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路远刚结束一个关于北部山区道路规划的协调会,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倦色。
“进。”
门被推开,进来的不是秘书,而是常务副县长李国华。他脸上挂着惯常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手里端着一个保温杯,踱步进来,仿佛只是串个门。
“路县长,忙呢?”李国华语气轻松,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扫过路远略显憔悴的脸,最后落在他额角那道已经结痂但依旧明显的伤痕上,带着一丝玩味的审视。
“李县长。”路远放下笔,站起身,语气平淡,“刚开完会。有事?”
“也没什么事,”李国华随意地在沙发上坐下,翘起二郎腿,慢悠悠地拧开保温杯盖,吹了吹热气,“就是过来看看。黑石乡那边收尾辛苦了吧?我看你气色不太好,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他啜了口茶,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假象,“对了,路县长,有件事……算是老大哥私下给你提个醒。”
路远心头一凛,面上不动声色:“李县长请讲。”
李国华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眼神却锐利:“市里……最近有些不太好的风声吹下来。是关于你和省厅那位林处长的。”他观察着路远的反应,见对方依旧沉静,便继续道,“说你们在黑石乡隔离点那十天……嗯,接触得有点太‘密切’了?外面传得不太好听啊!说什么的都有,难听得很!”
他顿了顿,故意叹了口气,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路县长,你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为这点男女之事惹一身骚,不值当啊!影响多不好!听老哥一句劝,该避嫌的时候要避嫌!跟省厅那边的工作对接,是不是考虑暂时让其他同志顶一顶?特别是那位林处长……瓜田李下,得注意影响嘛!这也是为你好,为林处长好,更是为咱们清溪县的整体形象考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途:青云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途:青云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