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是小路,所以车没有经过张家港,全是乡镇。
杨志才发现,新绵难得一见的变电站,路上已经发现了两处,可见几地工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50分钟,经过华士镇后,行车不远,远远看见乡村里矗立一栋建筑巍然耸立,上面一个葫芦装的物品,闪闪发光。
“志才,这就是我们着名的华西村,那个就是华西金塔,据说有30层楼高。”苏子民介绍说。
杨志才前世曾经来过,知道这金塔会建九座。
后面还有“幸福苑”等别墅区,享誉全国。
当然现在的掌舵人吴仁宝,并没有膨胀,“天下第一村”的牌子还没有挂出来。
“去年报道是,华西村已经有26家各式企业,集体产值已经突破12亿元了。”苏子民以数据说话。
除了他,众人都是大惊,这还是一个村吗?
就是去年灵川县的工业产值,也没有这么多。
9个人,三辆车开到金塔前,还是引起了当地人的注视。
现在还没有人来旅游,所以这群陌生年轻男女,过来还是引来观望。
有村里工作人员上前搭话,听苏子民介绍是中川、上海那边专门拜访的,很是高兴。
直接引领他们上了金塔观光第15层,俯瞰整个村庄。
并介绍说,目前村里主要以缫丝、纺织、冶炼为主业,产品供不应求,今年村里产值有望突破18亿元,增长50%以上。
杨志才当然奉上花式吹捧,让村里干部很是受用,除了让他们尽情拍照后,还友好地与他们合影留念。
所以塔上游玩多了点乐趣。
已经过了中午,大家早已经饿了。
曾朵用本地话和村干部聊了下,大意(苏子民翻译)是村里应该开个大饭店,以后慕名而来的游客,更能感受到村里的富裕。
听了她的话,这位干部觉得很对,说会向吴书记汇报,并热情地邀请他们,在村里一家小饭馆就餐。
大家觉得有意思,邀请他上车,不到三分钟,三辆豪车在他的指引下,就到了饭馆门口。
一众人自然没有客气,纷纷就坐。
倒腾了半小时,具有苏锡菜特点的老板搞了6个家常菜,别说,挺下饭的。
那位干部出去一趟回来,大声宣布,小曾的提议很好,这顿饭村委会请客,吴书记已经批了。
自然,他们的付款也就没法进行了。
足见此时的村委会是睿智的,也说明曾朵确实具有商业眼光。
和不知名的村干部告辞以后,白嫖一顿的队伍,按照苏子民的建议,直接杀往下一个目的地!
全国百强县市第一名-江阴市。
华西村距离江阴市20公里左右,开车20多分钟就到了。
子民说本来计划去江阴吃午饭的,结果这个免费也是不赖。
此时的江阴城市不算大,步行街也没有修。
车停在原江苏学政衙署旧址附近,大家先后游览了古代贡院的布局、历史等。
可想而知,学政广场见证了多少人的兴衰荣辱。
随后又去了附近的中山公园,免票;不错,风景优美,有江南的亭榭影子。
关键是还消食。
在一处稍微偏僻的茶馆,众人喝了会儿少见的江南绿茶,独享了夏日的宁静。
一直到了4点多,苏子民才说出了最终的目的地,鹅鼻嘴公园。
初听名字,一个像鹅鼻的山建的公园,到了后才知来头不小。
1937年,抗战最危险的时刻,公园所属的黄山炮台,居然抵抗日军舰队三个多月入侵,为后面的大会战,赢得了时间。
工作日游人少,花了3块钱的门票,子民带大家穿过狭窄的通道,穿山而过。
据说就是抗战时期为藏兵挖掘的,后来“渡江战役”又进行了拓宽和加固,为东线的指挥部之一。
几分钟后,见到光亮,一个小平台处,赫然是广阔的长江水面。
此时正处在丰水季节,各种渡船穿梭往来,一片忙碌景象。
大家刚要拍照,子民邀大家继续前行,直到看见一块石碑上刻着“江尾海头”,苏轼题字,他才说,“古时,长江的入海口,就在这附近,所以有了东坡先生的题词。”
这才明白原因。
随后顺着山道 ,又见到“寒江亭”,姜子牙垂钓的地方,杨志才觉得绝对误传,相信别人来都没来过的。
至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这里应该也是不适合的。
但不妨碍大家走到鹅鼻嘴的地方,只见左右江面景色,全收眼底,有一种特别的情调。
不远处正在修建,通往镇江的跨江大桥,“这个桥据说是全国最大、世界有名的桥,联通后,我们就和南京那边接上了,经济增长会更快的。”
杨志才非常认同。
此桥会在99年国庆前通车,历时5年,确起到了上述作用。
转完大致景色,一众人脱掉鞋袜,在江边戏水摸鱼,虽没有什么成果,情绪价值确实很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