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五一,小长假,知道哥嫂要带孩子们过来,杨志才算是起得比较早的。
不过,“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他开门出来,蒋蔓已经坐在客厅里了。
一块吃过早饭,三哥今天不学车。让他们在家里等,杨志才带着蒋蔓,先出门取钱去了。
不是太远,两人决定走路。
他告诉蒋蔓,先去买衣服,下午有空,就在公园游乐场玩,晚上再出去吃饭。
明天带侄儿侄女,去逛新绵有历史底蕴的两个公园,后面再安排其它行程。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农行,杨志才指着上面的南方证券LOGO,说他平时就在二楼看盘交易。
排了会儿队,顺利地取到了4万钱。现在银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规范性服务流程引导,还没有后来取钱,
要预约和说明用途等烦心操作,整个过程还算令人愉悦。
杨志才让蒋蔓单独放4000块在包里,用作这几天的开销。 哥嫂工资不高,尽量不要让他们花钱。
蒋蔓白了他一眼,意思是我不知道你的想法吗?婆婆妈妈的。
两人回来,刚把钱放好,三哥在公园门口,就接到哥嫂、杨恒夏、杨思颖上楼了。
还没打完招呼,杨思颖飞快的跑过来,抱着蒋蔓就不愿松手了。
看来从小建立的感情,比和三嫂还要深。
等大家坐定,杨志平从包里,拿出厚厚一摞捆扎好的资料。
杨志才打开绳子,是族谱资料。眼光看向他哥,杨志平说,
“这两天有时间,要理清顺序,抓紧时间找印刷厂印刷,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等着呢!”。
于是,大家分好队伍,大嫂、三嫂、蒋蔓、三哥带着侄儿侄女去买衣服,他哥和杨志才在家整理资料。
等大部队走后,杨志才又下去打传呼,让李学文过来帮忙。
哥俩把族谱资料,按百泉、高林、洪堰、白河四地分出来。
老族谱已经毁坏,这次相当于在重新刊印新谱。
好在大叔公他们“为”字辈14位族老大力协助,加上祖坟山上的碑文记载,从真明祖以来的,谱系关系基本厘清,比较明了。
唯一麻烦的是,迁出的旁支和主脉这边,还有些比较复杂的亲戚关系,所以如何制总谱和分谱,意见有点不一。
李学文过来时,看到厚厚的族人资料,也是头晕。
知道 杨志才叫他过来的意思,是让他帮忙联系印刷的事,才松了口气。
他说,印刷的数量不多,单价可能比较贵。还有就是得回到厂里,问下老工人,有没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士。
两人兄弟之间,杨志才直接一句“那你还说个毛啊?回去先帮我打探下呗!”
他哥杨志平盯了他一眼,“小李,别急,中午在这吃顿饭再说。”
李学文回道,“没事,大哥,我这就回去,刚好今天假期,方便寻人。”
送李学文走后,杨志才凭前世的经验。
给他哥提出,就以真明祖为首代,他五个儿子为二世,每个儿子为分谱祖,繁衍的后代逐一记载,打破地域限制,可能更好一点。
也就是一总五分谱的制式,脉络清晰。
杨志平想了下,又细致地把所有族谱资料,研究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同意这样拆分。
兄弟两人一直搞到大部队购物回来,才基本上规划清晰。
预计下午再搞几个小时,工作会更有成效。
杨志才在了解,族人五支发展的过程中,明显感到一些分支的消融与壮大,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依存关系。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出川参战的杨氏族人,居然未归的有11人之多,导致几大支脉的人口增长锐减。
所谓“仗义多是屠狗辈”,杨氏族人在民族大义下,也表现出小人物们的风采。
他也替自己的先辈们感到自豪!
改革开放近20年,经济条件逐渐好转,让本族重新有了,蓬勃发展之势头。
蒋蔓的工作很出色,三嫂的前期寻访工作本就到位。
看好的衣服,在三嫂的参谋下,她基本上就是一个“买、买、买”策略。
家里所有人都照顾到了,老人小孩,姐夫、大姐等至少一套衣服,三嫂、哥、大嫂、三哥等都是两套往上走。
杨恒夏买了两套运动套装,鞋之类,蒋蔓还给他买了一副滑板,这年头,可是小男孩的最爱!
还在大嫂极力阻止下,蒋蔓和杨恒夏打赌,有约束的条件下,以考上南江中学为条件。
花了79块,给他买了一台,心心念念的掌上游戏机(主要游戏,俄罗斯方块),把他高兴坏了。
三嫂也吐槽,给杨思颖买了三套衣服不说,还花了30块钱,买了只布绒兔。
蒋蔓只是笑着看着大家,不说话。
杨志才偷偷给蒋蔓点了个赞,小妮子也是抱以笑回应。
菜品早就准备好了,大嫂和三嫂去厨房,蒋蔓想去帮忙,被赶了出来。
低声对他说,今天用了2300多,还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