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他也在不断观察和考验自己的儿子们和诸位功臣,为未来的权力分配和征战方向进行铺垫。整个蒙古高原,都在他的意志下,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弓,蓄势待发。
而拖雷,在这段关键时期,则完美地扮演了一个“隐于幕后者”的角色。
他谨遵万弘济的暗示,并未在父汗的统一大业中过分张扬,也未卷入兄长们日益激烈的明争暗斗。
他按时完成父汗交办的巡哨、小规模清剿等任务,表现中规中矩,既不突出也不落后,很好地掩饰了自己和手下实力的飞速提升。
他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长生御灵诀》的潜修和在小范围内的秘密推广上。他选择的对象,主要是对他绝对忠诚的伴当(那可儿)以及他们所属的家族子弟。修炼地点多在僻静的冬营地或深夜的毡帐内进行。
他亲自指导,分享心得,观察着每一位修炼者和他们战马的变化,不断完善对法诀的理解和应用。
他就像一位耐心的农夫,在众人目光不及之处,精心培育着一片蕴含着无限生机与可能性的种子。
他偶尔也会跟随父汗行动,冷眼旁观着草原上依然存在的兼并、杀伐,心中对万弘济所言“减少杀戮”、“建立秩序”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也更加坚定了要引导蒙古走向另一条道路的决心。
公元1206年(南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春,铁木真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忽里勒台(大聚会)。
来自蒙古高原各部的首领、万户、千户、百户那颜(贵族官员)以及萨满、长老们齐聚一堂,毡帐如云,人马如海,旌旗招展,盛况空前。
大会的准备持续了多日,宰杀了无数牛羊,酿造了海量的奶酒,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肉香气和热烈的气氛。
拖雷也带着他的人马参与其中,但他更多是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大会正式开始,德高望重的大萨满阔阔出(帖卜腾格里)首先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宣称铁木真受长生天之命,统治草原万民。
在庄严肃穆的仪式和万众欢呼中,铁木真被正式尊奉为“成吉思汗”,意为“拥有四海的汗”或“强大的汗”,标志着大蒙古国的诞生。
紧接着,成吉思汗颁布了一系列奠定帝国基础的制度。
他打破原有的部落界限,实行千户制,将全体蒙古民众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分封给功臣贵戚统领,军民合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军事动员能力。
他又建立了一支由他直接指挥的精锐护卫军——怯薛军,从各千户、百户及白身人(自由民)子弟中挑选健壮骁勇者组成,成为汗庭最核心的武装力量。
最后,他颁布了《大扎撒》(《成吉思汗法典》),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社会秩序、军事纪律、行为准则,虽然条文简单,但极其严酷有效,旨在消除部落纷争,巩固统一政权。
整个过程中,拖雷看着父汗威严的身影,听着台下山呼海啸般的拥戴,心潮澎湃,但更多的是沉思。
他看到了一个强大集权国家的诞生,也看到了这套制度背后蕴含的强烈扩张性和军事优先性。
大会的高潮,是成吉思汗展望未来,宣布将对周边地区发动一系列征服战争,并鼓励他的儿子们和各路将领积极向外掠夺,用敌人的财富和奴隶来壮大蒙古。
“天下土地辽阔,江河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去抢夺人口和财物!”他的话语充满了煽动性,点燃了几乎所有与会者的贪婪和野心。
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等人立刻激动起来,纷纷上前陈述自己的征服计划,争抢着最富庶的进攻方向,言语间互不相让,几乎又要争吵起来。
唯有拖雷,依旧沉默地站在一旁,眉头微蹙,与周围狂热的气氛格格不入。
不少人投来鄙夷或疑惑的目光,连成吉思汗也瞥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满和失望。
喜欢逆命菩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逆命菩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