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1204年冬 - 1205年春)
(地点:南宋,利州西路,嘉川县)
寒冬降临嘉川县,北风呼啸,卷起尘土与枯草,更添几分萧瑟。然而,在县城东南角那原本破败废弃的县学旧址上,却呈现出一番截然不同的热火朝天景象。
经过万弘济数日的暗中引导与初步示范,以及他默默帮助孤儿、救济贫弱所积累的声望,当这位“万老先生”正式提出要带领大家修复县学,并愿意在此传授“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乃至光耀门楣”的真本事时,竟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响应。
最初是那些受他恩惠的孤儿们,毫不犹豫地跟在他身后,用稚嫩的肩膀搬运清理出的碎砖烂瓦。接着是几个家中也有孩童、且对现状深感无望的贫苦汉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进来。后来,那位原本束手无策的老教谕,也被万弘济描述的“新学”前景所打动,主动奔走协调一些微薄的资源。
万弘济并未展现惊天动地的神通,但他所知的那些超越时代的、简易高效的土木技巧,本身就近乎“神迹”。他指点人们用河泥混合特定草灰烧制出坚固的土砖;教他们利用杠杆原理轻松抬起沉重的梁木;示范如何用竹篾和坚韧的植物纤维编织成轻便耐用的屋顶垫层。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成本极低,却效果显着。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他不断强调“协作”与“知识”的力量。他让负责挖泥的汉子明白土壤的成分,让烧砖的妇人掌握火候的窍门,让搭建框架的青年理解结构的稳固。每个人不再是无意识的苦力,而是在劳动中学习,明白自己每一步工作的意义。
短短一个多月,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一座虽不华丽却坚固、宽敞、透亮的崭新学堂,竟然真的在这片废墟上立了起来!学堂周围还开辟出了小块菜圃,引来了干净的饮水。这奇迹般的变化,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嘉川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看着那亮堂的学堂,看着自家孩子眼中重新燃起的光彩,看着彼此因协作而略显红润的脸庞,一种久违的、名为“希望”的情绪,开始悄然滋生。
学堂建成之日,万弘济站在学堂前的空地上,面前聚集了几乎全县的百姓,男女老少,眼神复杂地望着他,有好奇,有期待,有感激,也有一丝疑虑。
寒风依旧,但万弘济的声音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学堂立起来了,但这并非终点,而是起点。今日老朽在此,并非要教大家做那皓首穷经、脱离生产的酸儒,而是要传一条能让吾等升斗小民,于此乱世之中,既能安身立命,又能护佑亲朋,甚至……窥得一丝超凡脱俗可能的路!”
众人哗然,超凡脱俗?这老先生莫非疯了?
万弘济不理会骚动,继续道:“此路,老朽称之为‘百业修行法’!”
“何为百业修行?世间万般工作,无论士农工商兵,皆可入道!耕田种地,是修行!打铁织布,是修行!读书算数,是修行!行军打仗,亦是修行!”
他详细阐释其核心:
理论修行炼心聚愿:凡深入学习本行业知识(如老农研究节气土壤、工匠钻研技法原理、学子苦读经典算学),将其理解、消化、总结,乃至着书立说传授他人,此过程本身,便是锤炼心神、明心见性之法!心越专,志越坚,理解越透,则心神之力越强!若能以此惠及他人,引发他人敬佩、感激、认同之念,便可自然而然汇聚一丝微弱的愿力于己身!此愿力,可滋养神魂,使人头脑清明,延年益寿,甚至遇事如有神助!
实践修行锻体消业:凡专注于提升自身技艺,精益求精(如农夫追求亩产更高、铁匠追求锻打更精、士兵追求武艺更强),在反复实践、挑战自身极限的过程中,便是最好的锤炼体魄之法!技艺每精进一步,身体协调、力量、耐力便会反馈增长一分,这便是锻体!同时,专注实践本身,就能消磨心中杂念、恐惧、懒惰等业力,使人心志坚韧,百邪不侵!
“换言之!”万弘济声音陡然提高,“你等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事,精益求精,并乐于分享传授,便能同时提升心境与体魄!农夫可成力能扛鼎、明察秋毫之地仙!工匠可成巧夺天工、心神坚韧之大师!士兵可成万夫莫敌、煞气冲霄之虎贲!此道,不看出身,不论贫富,只问尔等是否有一颗‘精益求精、惠及他人’之心!”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麻木的心灵中。他们从未听过如此离奇却又如此贴合他们生活的“道理”!原来,他们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本身就可以是通往强大的途径?
有人不信,有人怀疑,但也有人眼中燃起了熊熊火焰!尤其是那些年轻人和平日里备受欺凌的匠户、农户!
“万老先生!您说的……可是真的?”一个胆大的年轻铁匠忍不住喊道,他因为整天打铁而被嘲笑粗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命菩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逆命菩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