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数据如潮水般疯涨,两千万的播放量像一柄烧得通红的铁锤,终于砸开了教育局紧闭的大门。
一纸通告,措辞严谨,宣布即日起暂停“少年观察员”在青州市的试点工作,并成立专项小组进行“深度调研”。
赵子轩兴奋地一拳砸在桌上,震得杯里的水都漾了出来:“赢了!林枫,我们赢了!”
胜利的喜悦短暂得如同夏日骤雨。
林枫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他反复放大着一张王姐上传的后台照片,那是她送小慧去上学时拍的,为了证明孩子已经恢复正常生活。
照片里,小慧背着书包的侧影,阳光勾勒出女孩纤细的轮廓,看似温馨平常。
但林枫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指着屏幕一角:“你们看这里。”
在小慧书包的侧袋网兜里,半截卡片顽固地探出头来,边缘因反复摩挲而卷起。
尽管模糊,但上面印刷的“守望联盟”四个字和独特的徽章标志,依然清晰可辨。
林枫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局部锐化,一行被折叠了一半的字迹显现出来:“本周目标:发现1项家庭隐患,兑换‘文明之星’……”
赵子轩的笑容僵在脸上,那股胜利的暖流瞬间被冰冷的现实浇熄。
制度的闸门落下了,可被它驱动着旋转的人心齿轮,依然带着巨大的惯性,碾压着本应无忧的童年。
不等他们从这股寒意中回过神,赵子轩的手机响了,是之前联系过的那位心理老师,声音焦急又愤怒:“子轩,你们快看学校的德育新动态!他们……他们简直疯了!”
心理老师发来一个链接,点开是青州实验小学的校园内网通知。
通知上说,为了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德育课将新增“诚信案例分析”环节。
而作为首个教学案例播放的,正是他们费尽心血制作的《孩子不是探头》视频——经过重新剪辑,隐去了所有对“少年观察员”制度的质疑,只留下小慧“勇敢”举报母亲私藏零食的片段,配以激昂的音乐和旁白,将其塑造成一个“大义灭亲、揭露家庭不正之风”的正面典型。
“我们曝光黑暗,他们却拿去当灯塔?”赵子轩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桌上的鼠标狠狠砸在墙上,鼠标外壳碎裂,发出一声哀鸣。
“冷静点。”林枫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定心丸,让狂躁的空气瞬间凝固。
他的脸上没有愤怒,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既然他们要开课,那就让我们也走进这间课堂。”
他的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快速敲击,屏幕上弹出一个PDF文件——青州大学社会实践学分认定表。
他熟练地找到表格中段,用鼠标的光标,重重地勾选了一项:“社区青少年心理干预项目”。
一场无声的战争,在四个年轻人之间迅速达成共识。
分工明确,行动高效。
张野拿起手机,开始联络之前在市集里采访过的几位深受“举报”困扰的家长。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各位叔叔阿姨,学校要开家长开放日了,我想邀请你们……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陪审团’,去听一堂特殊的课。”
与此同时,陈默的双手在键盘上化作幻影。
他没有去攻击学校的系统,那太粗暴也太容易被发现。
他用一个通宵的时间,参照“守望联盟”的官方风格,伪造了一套全新的“教学课件”。
这套课件表面上与原版无异,却在核心部分植入了一个“真实案例对比”模块。
同一个孩子的行为,比如“帮妈妈藏起了忘记吃的药”,被标注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被举报”——孩子获得徽章,妈妈因“健康隐患”被通报批评;“被理解”——孩子提醒妈妈吃药,家庭关系更亲密。
他将这个精心制作的“特洛伊木马”压缩打包,伪装成街道办下发的补充教学资源,悄无声息地混入了学校的电子资源共享包。
而赵子轩,则成了那个站在风暴中心的人。
他以“青州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优秀学生”的身份,正式向实验小学提交了一份“校外辅导员”入校申请。
他附上的教案,标题极具挑衅性——《你看到的,就是真相吗?
》
家长开放日当天,阳光明媚。
赵子轩站在五年级三班的讲台上,身后是多媒体白板,但他没有打开它。
他只是从一个布袋里,拎出了一只半旧的布偶熊,熊的身上穿着一套可笑的蓝色小警服。
“同学们,认识它吗?”
台下立刻有孩子兴奋地喊道:“认识!是‘小警长’!”
“对,它叫小警长,是‘少年观察员’培训课上的吉祥物,是我们的好伙伴。”赵子C轩的声音温和,带着一种奇特的感染力。
他举着布偶熊,缓缓拉开了它肚子上的拉链。
他没有从里面掏出糖果或者小礼物,而是掏出了一叠叠被复印的纸条,像掏出熊的内脏。
“老师告诉你们,小警长的肚子里,藏着让你们成为好孩子的秘密。”他将那些复印件轻轻散落在讲台上,“我这里,也有些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